相组成分析:定量测定α/β/γ三相比例(精度±0.5vol%),晶格常数偏差≤0.002nm
元素分布检测:主量元素(Fe/Cr/Ni)含量检测范围0.1%~5.0wt%,轻元素(C/N)检测限达50ppm
晶粒度测定:ASTM E112标准分级(G=4~12),晶界取向差分析精度±0.5°
界面结合强度:纳米压痕法测定相界面硬度(0.1~20GPa),弹性模量误差<3%
相变温度测定:DSC法检测共析转变温度(200-1200℃),升温速率0.1~50K/min
合金材料:Fe-Cr-Ni系不锈钢、Ti-Al-V航空合金、Cu-Zn-Sn轴承合金
陶瓷复合材料:Al₂O₃-ZrO₂-Y₂O₃结构陶瓷、SiC-TiC-B₄C超硬材料
高温涂层:MCrAlY系热障涂层(M=Ni/Co)、MAX相防护涂层
金属基复合材料:Al-Si-Mg/SiC铸造复合材料、Cu-W-C电触头材料
功能梯度材料:W-Cu-Fe梯度装甲板、Ti-Ni-Al形状记忆合金
SEM-EDS联用技术:依据ASTM E1508标准,配备背散射电子(BSE)成像与面分布分析功能
X射线衍射分析:执行ISO 20283规程,采用θ-2θ联动扫描(5°~120°)进行物相鉴定
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:按ASTM E2627标准,步长0.05~1μm的三维取向重构
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:基于ISO 25498:2010,实现2nm分辨率的位错密度分析
热膨胀分析(DIL):遵循ASTM E831标准,检测精度±0.05μm/℃
场发射扫描电镜:蔡司Sigma 500,配备牛津X-MaxN 150mm²能谱仪,分辨率0.8nm@15kV
X射线衍射仪:布鲁克D8 ADVANCE,Cu靶Kα辐射(λ=0.15406nm),测角仪精度±0.0001°
纳米压痕仪:安捷伦G200,最大载荷500mN,位移分辨率0.01nm
差示扫描量热仪:TA Q2000,温度重复性±0.1℃,热流灵敏度0.1μW
三维原子探针:CAMECA LEAP 5000XR,质量分辨率m/Δm>2000,探测效率≥80%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CMA资质认定(2012032412Z)
配备ISO/IEC 17025:2017认证的质量控制体系,数据溯源性达NIST标准
博士领衔的材料分析团队,累计发表SCI论文50+篇
自主研发的EBSD-TKD联用系统,空间分辨率提升至5nm
与ASTM/ISO标准委员会建立技术联动机制,参与制定GB/T 13305-2023等5项国家标准
以上是与三元共析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