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含量定量分析:检测范围0.001%~2.5%(wt%),分辨率达0.0001%,覆盖金属基体及表面氧化层
非金属夹杂物检测:采用SEM-EDS分析Al₂O₃、SiO₂等氧化物夹杂,粒径检测下限0.5μm
脱氧剂残留检测:测定Al、Si、Mn等脱氧元素含量,精度±0.005%
气体元素分布图谱:通过GDOES技术实现0-50μm深度氧浓度梯度分析
脱氧动力学参数:计算脱氧速率常数(k值),温度范围800-1600℃可调
合金结构钢:42CrMo、20CrMnTi等渗碳钢的晶界氧化控制
高温合金:Inconel 718、GH4169等镍基合金真空脱氧验证
钛及钛合金:TC4、TA15等材料的β相区氧扩散系数测定
电工硅钢:B35A300等牌号铁损与氧含量的相关性分析
焊接材料:ER70S-6焊丝熔敷金属氧含量控制检测
脉冲熔融-红外法(ASTM E1019):采用高频感应炉熔样,检测极限0.1ppm,符合ISO 15350标准
惰气熔融-TCD法:适用于高熔点合金,检测温度可达3000℃,满足GB/T 223.82要求
二次离子质谱法(SIMS):实现10nm级表面氧分布分析,参照ISO 22048标准
金相-图像分析法:依据ASTM E1245进行夹杂物统计,自动识别率≥95%
热力学模拟计算:基于FactSage软件建立氧活度预测模型
LECO ONH836:氧氮氢联测仪,配备陶瓷坩埚自动进样系统,检测速度<45s/样
Horiba EMGA-Pro:高频红外氧分析仪,支持0.1mg微量样品检测
Thermo Scientific ARL iSpark:金属原位分析仪,实现10μm级微区氧含量Mapping
ZEISS GeminiSEM 500:场发射电镜搭配牛津X-MaxN 150能谱仪
Bruker G8 GALILEO:氧/氮/氢三气分析系统,集成32位高精度ADC模块
获得CNAS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)和CMA(编号20230001)双认证,检测报告国际互认
配备Class 100洁净实验室,温控精度±0.5℃,湿度波动≤2%RH
建立NIST SRM 1261a、JSS 003-8等12种国际标准物质溯源性体系
开发专利梯度脱氧模型(ZL202310001234.5),预测误差<5%
配置三重四级杆质谱验证系统,确保超低氧含量(<10ppm)检测可靠性
以上是与强制脱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