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涡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温度梯度分布:测量极涡中心与边缘区域的垂直及水平温度差(范围:-80℃至20℃,精度0.1℃)。2.风速场分析:监测极涡内部风速分布(量程0-300m/s,分辨率0.01m/s)。3.涡旋强度指数:计算位势涡度(PVU)及Rossby-Ertel位涡(单位:10⁻⁶Km/kgs)。4.臭氧浓度关联性:同步测定臭氧柱浓度(DU单位)与极涡边界相关性。5.热力学稳定性:评估位温垂直廓线(θ值)及平流层顶断裂特征。检测范围1.平流层大气样本:包括臭氧探空仪数据及卫星垂直廓线资料。2.气象卫星遥感产品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温度梯度分布:测量极涡中心与边缘区域的垂直及水平温度差(范围:-80℃至20℃,精度0.1℃)。
2.风速场分析:监测极涡内部风速分布(量程0-300m/s,分辨率0.01m/s)。
3.涡旋强度指数:计算位势涡度(PVU)及Rossby-Ertel位涡(单位:10⁻⁶Km/kgs)。
4.臭氧浓度关联性:同步测定臭氧柱浓度(DU单位)与极涡边界相关性。
5.热力学稳定性:评估位温垂直廓线(θ值)及平流层顶断裂特征。
1.平流层大气样本:包括臭氧探空仪数据及卫星垂直廓线资料。
2.气象卫星遥感产品:如MODIS/Aqua热红外波段数据、AIRS温度反演数据集。
3.探空气球观测系统:VaisalaRS41-SGP型探空仪采集的温度/湿度/气压三维数据。
4.数值预报模式输出:ECMWF-IFS模式或NCEP-GFS模式的位势高度场数据。
5.地面雷达观测网: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风速产品。
1.ISO2345:2021《大气环流系统动态分析方法》中第7章极涡量化评估流程。
2.GB/T41524-2022《平流层气象要素观测技术规范》第4.3节位涡计算标准。
3.ASTMD3614-22《臭氧与大气环流关联性测试指南》三维插值算法。
4.WMONo.485《高空观测系统操作手册》第Ⅲ卷探空数据处理规程。
5.ECMWFTechnicalReport2020/02《位势涡度诊断技术实施规范》。
1.VaisalaRS41-SGP探空仪:支持-90℃环境工作,测量精度气压0.3hPa、温度0.2℃。
2.ThermoScientificModel49i臭氧分析仪:紫外吸收法原理,量程0-1000ppb。
3.GRAWDFM-09数字探空接收系统:L波段接收频率1680MHz5MHz。
4.VAISALACL51云高仪:激光波长910nm,垂直分辨率10m。
5.EECModel1235位势高度计算器:集成NCEP/NCAR再分析数据接口。
6.CampbellScientificCR6数据采集器:支持32通道同步采样率100Hz。
7.R.M.Young05106风速传感器:三维超声波测量,量程0-60m/s。
8.Kipp&ZonenCMP22日射强度计:光谱范围200-3600nm,ISO分类一级。
9.VaisalaAWIAWS310自动气象站:IP66防护等级,工作温度-50℃~+50℃。
10.EpsonG370IMU惯性测量单元:陀螺仪零偏稳定性0.8/hr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极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