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热量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热效率:测量设备输出有效热量与输入总能量的百分比值(%)2.热流密度:量化单位面积传热量(W/m),误差范围≤2.5%3.温度分布均匀性:记录工作表面温差极值(ΔT≤15℃)4.循环水流量:监测管道流速(0.5-3.0m/s)与流量稳定性5.热损失率:计算保温层散热损失占比(≤8%)检测范围1.工业锅炉系统(燃煤/燃气/电加热型)2.建筑供暖散热器(钢制/铜铝复合/铸铁材质)3.地暖管材(PE-X/PE-RT/PB管道)4.热力管网保温结构(聚氨酯/岩棉/玻璃棉)5.热电联产机组余热回收装置检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热效率:测量设备输出有效热量与输入总能量的百分比值(%)
2.热流密度:量化单位面积传热量(W/m),误差范围≤2.5%
3.温度分布均匀性:记录工作表面温差极值(ΔT≤15℃)
4.循环水流量:监测管道流速(0.5-3.0m/s)与流量稳定性
5.热损失率:计算保温层散热损失占比(≤8%)
1.工业锅炉系统(燃煤/燃气/电加热型)
2.建筑供暖散热器(钢制/铜铝复合/铸铁材质)
3.地暖管材(PE-X/PE-RT/PB管道)
4.热力管网保温结构(聚氨酯/岩棉/玻璃棉)
5.热电联产机组余热回收装置
ASTMC177-19稳态热流法测定导热系数
ISO9164:2021散热器热工性能测试规程
GB/T13754-2017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
GB/T4272-2008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
ISO12241:2008建筑构件表面温度测定规范
1.LFA467HyperFlash激光导热仪:测量材料导热系数(0.1-2000W/mK)
2.FLIRT865红外热像仪:温度分辨率0.03℃,空间分辨率1.31mrad
3.Endress+HauserProsonicFlow93超声波流量计:精度0.5%读数
4.Testo635-1温湿度记录仪:量程-40~+600℃,采样频率0.5s
5.NetzschDSC214Polyma差示扫描量热仪:温度精度0.1℃
6.Agilent34972A数据采集系统:支持20通道同步测量
7.KIMOMP120多参数测量仪:同步获取压力/流量/温度数据
8.HIOKILR8410-21热流记录仪:分辨率0.1μV,带宽10kHz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供热量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