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间冷却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热交换效率测试:测量温差ΔT≤0.5℃,流量偏差2%2.压力损失分析:压降范围0.05-0.3MPa,精度1kPa3.材料耐腐蚀性:按GB/T10124标准进行500h盐雾试验4.密封性能验证:氦检漏率≤110⁻⁶Pam/s5.介质纯度检测:颗粒物含量≤5μm(ISO4406:2021)检测范围1.R134a/R404A等氟利昂制冷剂系统2.铜镍合金板式换热器组件3.316L不锈钢中间冷却管道4.聚四氟乙烯密封元件5.铝制翅片式冷凝单元检测方法1.ASTME2347-16:热交换器性能测试标准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热交换效率测试:测量温差ΔT≤0.5℃,流量偏差2%
2.压力损失分析:压降范围0.05-0.3MPa,精度1kPa
3.材料耐腐蚀性:按GB/T10124标准进行500h盐雾试验
4.密封性能验证:氦检漏率≤110⁻⁶Pam/s
5.介质纯度检测:颗粒物含量≤5μm(ISO4406:2021)
1.R134a/R404A等氟利昂制冷剂系统
2.铜镍合金板式换热器组件
3.316L不锈钢中间冷却管道
4.聚四氟乙烯密封元件
5.铝制翅片式冷凝单元
1.ASTME2347-16:热交换器性能测试标准方法
2.ISO5167-1:2022:差压式流量测量规范
3.GB/T5773-2020: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试验方法
4.ASMEPTC12.5-2021:单相热交换器验收标准
5.EN12266-1:2021:工业阀门压力试验规程
1.Fluke1790系列温度记录仪(-200~300℃,0.1℃)
2.Endress+HauserDeltabarSPMD75差压变送器(0~10MPa)
3.Agilent490MicroGC气相色谱仪(检出限0.1ppm)
4.LeyboldPHOENIXL300i氦质谱检漏仪(灵敏度510⁻mbarl/s)
5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)
6.Instron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300kN,0.5%)
7.ThermoScientificARLiSpark金属分析光谱仪(检出限0.001%)
8.Kistler5015B高频压力传感器(200kHz采样率)
9.BrukerContourElite三维表面轮廓仪(垂直分辨率0.1nm)
10.KeysightU5856A红外热像仪(热灵敏度≤20mK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中间冷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