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:
概述:检测项目1.碰撞加速度峰值测量:量化50-100g范围内的瞬时冲击加速度值2.车身结构变形量分析:三维激光扫描仪记录≥200mm的永久形变量3.安全带动态载荷测试:验证≥15kN的极限承载能力4.燃油系统密封性检验:保持30kPa压力下泄漏量≤5ml/min5.座椅固定点强度验证:承受20g加速度冲击后位移量≤50mm6.安全气囊触发时间测定:确保10-30ms区间内的精确展开时序检测范围1.汽车车身结构件:包含B柱加强板、后纵梁等热成型钢部件(抗拉强度≥1500MPa)2.保险杠吸能系统:涵盖PP/EP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因篇幅原因,CMA/CNAS证书以及未列出的项目/样品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碰撞加速度峰值测量:量化50-100g范围内的瞬时冲击加速度值
2.车身结构变形量分析:三维激光扫描仪记录≥200mm的永久形变量
3.安全带动态载荷测试:验证≥15kN的极限承载能力
4.燃油系统密封性检验:保持30kPa压力下泄漏量≤5ml/min
5.座椅固定点强度验证:承受20g加速度冲击后位移量≤50mm
6.安全气囊触发时间测定:确保10-30ms区间内的精确展开时序
1.汽车车身结构件:包含B柱加强板、后纵梁等热成型钢部件(抗拉强度≥1500MPa)
2.保险杠吸能系统:涵盖PP/EPDM复合材料及蜂窝铝结构(能量吸收率≥70%)
3.安全气囊总成:包括织物基材(拉伸强度≥500N/cm)与气体发生器组件
4.儿童安全座椅:测试ISOFIX接口(承载能力≥3000N)及壳体材料(EPS缓冲层密度40-60kg/m)
5.轨道交通车辆防爬装置:评估铝合金挤压型材(屈服强度≥250MPa)的变形特性
1.ASTMF2656-20《机动车碰撞试验标准程序》:规定56km/h刚性壁障碰撞测试流程
2.ISO6487:2015《道路车辆-碰撞试验测量技术》:规范数据采集系统(采样率≥10kHz)
3.GB/T31498-2021《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》:明确高压系统绝缘电阻(≥100Ω/V)检测规范
4.SAEJ211-1:2014《碰撞测试仪器校准》:定义CFC60滤波器的应用标准
5.GB11551-2014《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》:规定假人生物力学指标(胸部压缩量≤75mm)
1.Kistler8766A三轴加速度传感器:量程500g,频响0.5-6000Hz
2.CorrevitS-Motion非接触式位移测量系统:采样率1000Hz,精度0.1mm
3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300kN,配备高速液压作动器
4.ViconMX-T40运动捕捉系统:16台红外相机同步采集三维形变数据
5.DTSSLICE6PRO数据采集仪:128通道同步采样,支持CAN总线集成
6.MTS322液压伺服冲击台:最大加速度100g,脉冲持续时间80-120ms
7.FLIRT1020红外热像仪:测温范围-40℃~2000℃,热灵敏度≤0.03℃
8.LMSSCADASMobile数采系统:24位ADC精度,动态范围160dB
9.ZwickRoellHB100摆锤冲击机:冲击能量300J,速度精度0.1m/s
10.DEWESoftX3高速记录仪:200kHz采样率,支持GPS时间同步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"尾追碰撞检测"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
专业分析各类金属、非金属材料的成分、结构与性能,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。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、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、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。
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、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。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、催化剂表征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。
提供土壤、水质、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,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,共建绿色家园。包括VOCs检测、重金属污染分析、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。
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,致力于为企业研发、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,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