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孔隙率测定:测量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比(0.1%-50%量程)
2.密度分布分析:三维密度梯度测试(分辨率0.01g/cm)
3.颗粒堆积密度:单位体积内颗粒质量测定(ASTMB212标准)
4.空隙连通性评估:开放孔隙与封闭孔隙比例分析
5.层间结合度测试:多层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(≥5MPa精度)
1.金属粉末烧结件(粒径50nm-150μm)
2.陶瓷基复合材料(氧化铝/碳化硅体系)
3.高分子注塑成型件(壁厚≥0.5mm)
4.建筑材料混凝土试块(28天养护标准)
5.锂离子电池电极涂层(涂布厚度10-200μm)
1.ASTMB923-22:金属粉末骨架密度氦气置换法
2.ISO15901-1:2016:压汞法孔径分布测定
3.GB/T5163-2020:金属粉末有效密度测试规范
4.ISO18847:2016:生物质颗粒堆积密度测定
5.GB/T9966-2020:天然石材吸水率试验方法
1.QuantachromeUltrapyc5000型气体置换密度仪(分辨率0.0001g/cm)
2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压汞仪(压力0.1-60000psi)
3.Zeiss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0.8nm@15kV)
4.ThermoScientificPhenomProX台式电镜(背散射电子成像)
5.MicrotracBELsorpMAXII比表面分析仪(孔径范围0.35-500nm)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7.BrukerSkyScan1272微焦点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(像素尺寸0.2-20μm)
8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精度0.5%)
9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(TG-DSC联用技术)
10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(5000倍景深合成功能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空间填充率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