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:
概述:本文聚焦锂电池高温存储容量衰减率测试技术,核心检测对象为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存储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变化。关键项目包括容量衰减率(初始容量保持率)、内阻增长率、开路电压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参数,通过标准化测试评估材料降解机制和电池寿命预测。测试涵盖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、电池单体(cell)、模块(module)、电池包(pack)等多层级结构,确保全面分析高温环境对容量衰减的影响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电化学性能测试:
1.正极材料:涵盖钴酸锂(LiCoO2)、磷酸铁锂(LiFePO4)、镍钴锰酸锂(NCM)等,检测重点为高温下锂离子脱嵌效率、相变行为及容量衰减机制
2.负极材料:包括石墨、硅碳复合材料、锂金属等,检测重点为锂沉积均匀性、体积膨胀控制及界面副反应分析
3.电解液:有机溶剂体系如碳酸酯类、锂盐如LiPF6,检测重点为高温分解产物、离子电导率衰减及气体生成动力学
4.隔膜材料:聚烯烃膜(PE/PP)、陶瓷涂层膜等,检测重点为热收缩率、孔隙堵塞率及机械完整性变化
5.电池单体(cell):圆柱形、软包、方形等结构,检测重点为整体容量保持率、内阻一致性及热管理失效点
6.电池模块(module):多cell串联/并联组,检测重点为模块级容量衰减、热量分布均匀性及电连接可靠性
7.电池包(pack):整车集成系统,检测重点为系统级衰减率、热失控传播抑制及环境适应性验证
8.固态电池:硫化物、氧化物电解质体系,检测重点为界面稳定性、离子迁移率衰减及高温耐受极限
9.高镍正极材料:NCM811、NCA等高能量密度类型,检测重点为氧释放机制、结构坍塌风险及安全阈值
10.硅基负极材料:硅碳复合、硅氧负极等,检测重点为体积膨胀控制、SEI膜再生能力及循环稳定性
国际标准:
1.恒温箱:ModelTC-1500(温度范围-70°C至+200°C,精度±0.3°C)
2.电池测试系统:ModelBT-5000(电流范围0.01A-100A,电压精度±0.05%)
3.电化学工作站:ModelEIS-200(频率范围10μHz-1MHz,阻抗测量误差≤1%)
4.热成像仪:ModelTI-8000(分辨率640×480,温度范围-20°C至+650°C)
5.X射线衍射仪:ModelXRD-3000(角度精度0.01°,检测限达0.1%)
6.扫描电子显微镜:ModelSEM-4500(分辨率1nm,放大倍数10-100000X)
7.气相色谱仪:ModelGC-250(检测限0.1ppm,载气纯度99.999%)
8.恒电位仪:ModelCP-100(电位范围±10V,电流精度±0.1%)
9.机械压力测试机:ModelMT-50(载荷范围0.1N-50kN,位移精度±0.01mm)
10.环境试验箱:ModelET-100(湿度范围10%-98%RH,温度波动±1°C)
11.数据采集系统:ModelDAQ-300(采样率1MHz,通道数32)
12.安全测试设备:ModelST-400(过充电流100A,短路电阻≤5mΩ)
13.循环寿命测试仪:ModelCLT-600(循环次数达10000次,容量测量误差±0.5%)
14.容量测试仪:ModelCT-350(充放电倍率0.01C-5C,电压范围0-5V)
15.温度记录仪:ModelTR-200(测温点数16,精度±0.2°C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"锂电池高温存储容量衰减率测试"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
专业分析各类金属、非金属材料的成分、结构与性能,提供全面检测报告和解决方案。包括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、高分子材料老化试验、复合材料界面分析等。
精准检测各类化工产品的成分、纯度及物理化学性质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。服务涵盖有机溶剂分析、催化剂表征、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等。
提供土壤、水质、气体等环境检测服务,助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,共建绿色家园。包括VOCs检测、重金属污染分析、水质生物毒性测试等。
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,致力于为企业研发、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提供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,助力品质提升与合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