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周疲劳测试:循环次数≥10⁷次,应力比R=0.1~0.8
低周疲劳测试:循环次数≤10⁵次,应变幅值0.2%~2%
裂纹扩展速率测定:da/dN=10⁻⁶~10⁻³ mm/cycle
剩余强度评估:载荷保持率≥85%初始强度
温度耦合试验:-60℃~300℃环境温度控制
多轴疲劳分析:双轴应力比1:1~1:3
金属基复合材料:钛基/铝基复合材料构件
聚合物基复合材料:CFRP/GFRP层压结构件
陶瓷基复合材料:C/SiC刹车盘组件
夹层结构材料:蜂窝/泡沫芯材三明治板
增材制造部件:SLM成形金属晶格结构
ASTM E466-21 轴向力控制疲劳试验标准方法
ISO 12107:2012 金属材料疲劳统计分析方法
GB/T 3075-2021 金属材料轴向等幅疲劳试验方法
ASTM E647-22 裂纹扩展速率标准试验方法
GB/T 35465.4-2020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试验方法
ISO 13003:2021 纤维增强塑料疲劳性能测定规范
Instron 8862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±100kN,频率0.001-100Hz
MTS Landmark 370液压疲劳试验系统:多轴加载能力,配备FlexTest60控制器
ZwickRoell HBK UTM1503高频试验机:最高频率300Hz的谐振式加载系统
Olympus NDT Omniscan MX2超声探伤仪:裂纹深度分辨率0.1mm
GOM ARAMIS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:应变测量精度±0.005%
Thermotron SM-32环境箱:温控精度±1℃,湿度范围20%~95%RH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复合疲劳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