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表面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HRC50-60(金属材质),邵氏硬度A70-90(弹性体材质)
2.耐磨性评估:磨损量≤0.2mm(干摩擦条件),磨耗率≤0.15g/km(湿式工况)
3.尺寸公差验证:外径公差0.02mm,同轴度≤0.015mm
4.动态载荷测试:轴向承载≥5000N(持续30min),径向冲击载荷≥800Nm
5.表面粗糙度检测:接触面Ra≤0.8μm,非工作面Ra≤3.2μm
1.金属合金跟踪轮:包括45#钢、GCr15轴承钢等材质制造的工业传动轮
2.橡胶包覆跟踪轮:丁腈橡胶/聚氨酯复合结构的防震传动组件
3.工程塑料跟踪轮:POM/PA66材质的轻量化传动部件
4.陶瓷复合材料跟踪轮:氧化锆增强型耐高温特种传动件
5.聚氨酯弹性体跟踪轮:高回弹低噪音精密传动装置
ASTMG99-17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方法(干/湿式工况模拟)
ISO6508-1:2016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标准(标尺A/B/C)
GB/T1800.2-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尺寸公差等级判定
ISO4287:1997表面粗糙度轮廓法测量规范(触针式仪器)
GB/T2611-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(动态载荷试验)
1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50kN,配备高温摩擦副模块
2.MitutoyoCrysta-ApexS三坐标测量机:测量精度1.5μm/L
3.ZwickRoellZHU250硬度计:支持洛氏/布氏/维氏多标尺转换
4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:三维表面粗糙度分析系统
5.FalexMulti-Specimen摩擦磨损试验机:四球/环块复合测试平台
6.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:5000倍超景深表面形貌分析
7.SCHENCKV8振动测试系统:20-2000Hz宽频动态特性分析
8.ThermoScientificARLEQUINOX1000X射线衍射仪:材料相结构分析
9.Agilent4300手持式红外热像仪:-20℃~1500℃温度场实时监测
10.OGPSmartScopeFlash500多传感器测量系统:光学+接触式复合测量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跟踪轮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