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轮槽磨损量检测:测量槽底直径偏差≤0.05mm
2.径向跳动公差检测:轴向跳动量≤0.03mm/100mm
3.表面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HRC45-50
4.动平衡等级:G6.3级(ISO1940-1)
5.抗拉强度测试:≥850MPa(ASTME8)
6.金相组织分析:珠光体含量≥95%
7.盐雾试验:中性盐雾480h无红锈(GB/T10125)
1.合金钢制副压绳轮(40Cr/42CrMo)
2.不锈钢组件(304/316L材质)
3.尼龙复合材料滑轮(PA66+GF30)
4.粉末冶金烧结件(Fe-Cu-C系)
5.表面处理件(镀硬铬层20-50μm)
6.高温工况用陶瓷复合滑轮
1.尺寸测量:ISO2768-mK级公差(三坐标法)
2.硬度测试:ASTME18洛氏硬度法
3.材料成分分析:GB/T4336火花直读光谱法
4.疲劳试验:GB/T3075轴向加载法(10^7次循环)
5.涂层结合力:ISO2409划格法(1mm间距)
6.无损探伤:JB/T4730磁粉检测(A型试片)
1.WDW-100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(最大负荷100kN)
2.HexagonGlobalClassic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0.9+L/350μm)
3.OLYMPUSGX53金相显微镜(5000倍观测)
4.QSN-750直读光谱仪(可测18种元素)
5.HB-3000布洛维硬度计(三标尺自动切换)
6.YYW-3000动平衡机(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度≤0.5gmm/kg)
7.CCT-2000循环腐蚀试验箱(符合ASTMB117标准)
8.EMV-200A磁粉探伤机(周向磁化电流0-2000A)
9.MahrSurfXR20粗糙度仪(Ra测量范围0.005-16μm)
10.FlirT865红外热像仪(热灵敏度≤0.03℃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副压绳轮组件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