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加热温度均匀性:监测炉膛内5℃温差范围内的温度分布
2.保温时间精度:控制时间误差≤1.5%(按工艺要求设定20-180分钟)
3.冷却速率稳定性:油淬介质冷却速度需达到80-120℃/s(40℃油温下)
4.表面硬度偏差:洛氏硬度HRC值波动范围≤2个单位
5.金相组织评级:马氏体含量≥90%,残余奥氏体≤8%(按GB/T13298评定)
1.合金结构钢:40Cr、42CrMo等汽车传动部件淬火工艺验证
2.工具钢:SKD11、H13模具钢的临界温度点测定
3.不锈钢:420马氏体不锈钢的Ms点(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)检测
4.铝合金:6061-T6时效强化前的固溶处理温度监控
5.钛合金:TC4合金β相变点(980-1010℃)精确测定
1.ASTMA255:钢端淬火试验测定淬透性曲线
2.ISO642:1999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方法
3.GB/T5617:钢的感应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评定
4.ASTME112:材料平均晶粒度计算与图像分析法
5.GB/T9450:钢件渗碳淬火回火处理金相检验
1.SX2-12-16高温箱式电阻炉:最高温度1600℃,PID控温精度1℃
2.Fluke62Max+红外测温仪:-30~900℃量程,响应时间500ms
3.QnessQ10A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10kgf,符合ISO6507标准
4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放大倍率带EDS分析模块
5.NetzschDSC214差示扫描量热仪:测定相变温度精度0.1℃
6.HIOKILR8450多通道记录仪:32通道热电偶同步采集系统
7.ZwickRoell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:材料力学性能综合测试平台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残余奥氏体定量分析装置
9.ATIC3Pro冷却特性分析仪:淬火油冷却曲线实时监测系统
10.ThermoScientificARLiSpark光学发射光谱仪:材料成分快速验证设备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淬火温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