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分层面积比例:采用图像分析法测定缺陷区域占比(≤3%为合格阈值)
2.粘接强度测试:通过拉伸剪切试验测量界面结合力(≥15MPa)
3.厚度偏差检测:激光测厚仪测量层间厚度波动(允许公差0.05mm)
4.孔隙率分析:显微CT扫描计算内部空隙体积分数(≤0.5%)
5.残余应力分布:X射线衍射法测定层间应力梯度(≤200MPa/m)
1.金属复合板:钛/铝层压板、铜/钢复合板等冶金结合材料
2.碳纤维复合材料:预浸料层压结构、三维编织增强体
3.高分子膜层材料:光伏背板、锂电池隔膜等多层复合体系
4.陶瓷基复合材料:热障涂层、耐磨覆层等功能性表面处理
5.玻璃钢层压板:船体板材、储罐衬里等玻璃纤维增强制品
1.ASTME2581:脉冲反射式超声波C扫描技术规范
2.ISO18249:非金属复合材料声发射分层检测方法
3.GB/T3354-2014:定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
4.ASTMD7137:复合材料分层断裂韧性测定标准
5.GB/T33646-2017:碳纤维复合材料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
1.OlympusOmniScanMX3:64通道相控阵超声探伤仪(0.5-20MHz)
2.YXLONFF85CT系统:450kV微焦点X射线三维断层扫描仪
3.Instron5985:3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(配备环境箱)
4.KeyenceVHX-7000:4K超景深数码显微镜(5000倍放大)
5.ZwickRoellHCT:热机械分析仪(-150~600℃温控范围)
6.SonatestMasterScan380: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(0.1-25MHz)
7.BrukerD8DISCOVER: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(0.1mm分辨率)
8.ThermoFisherPrismaESEM:场发射扫描电镜(1nm分辨率)
9.MitutoyoLSM-1200:激光共聚焦表面轮廓仪(0.01μm精度)
10.AMETEKMOC-63D:光学接触角测量仪(界面结合能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薄板分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