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孔隙率测定:体积百分比(0.1%-50%),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或气体置换法
2. 孔径分布分析:测量范围0.3nm-500μm,包含微孔(<2nm)、介孔(2-50nm)、大孔(>50nm)
3. 孔隙形态表征:长径比(1:1-10:1)、曲折度(1.0-5.0)
4. 渗透率测试:达西定律计算值(10^-15-10^-7 m²)
5. 比表面积测定:BET法测量范围0.01-2000 m²/g
1. 金属材料:铸造铝合金(A356-T6)、粉末冶金件(Fe-Cu-C系)
2. 陶瓷材料:氧化锆结构陶瓷(YSZ)、碳化硅多孔陶瓷
3. 高分子材料:注塑成型工程塑料(PA66-GF30)、发泡聚氨酯
4. 建筑材料:轻质混凝土(密度等级600-1800kg/m³)、烧结砖
5. 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(CFRP)、金属基复合材料(Al/SiC)
1. ASTM B328:金属材料孔隙率标准测试方法
2. ISO 15901-1: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的通用程序
3. GB/T 1966-1996:多孔陶瓷显气孔率试验方法
4. ISO 9277: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技术规范
5. GB/T 36134-2018:微孔过滤膜最大孔径测定方法
1. AutoPore IV 9500压汞仪:测量孔径3nm-900μm,压力范围0.1-60000psi
2. TriStar II Plus气体吸附仪:BET比表面积分析精度±1%,孔径分辨率0.35nm
3. UltraPyc 5000真密度仪:氦气置换法密度测量精度±0.03%
4. Phenom ProX扫描电镜:二次电子成像分辨率3nm,配合能谱进行孔隙形貌分析
5. Permeameter AP-608渗透率测试系统:符合ASTM D737标准的气体渗透性测量
6. CT-Alpha X射线显微镜:三维孔隙重构精度1μm/voxel
7. Porolux 1000毛细流动分析仪:泡点法测最大孔径误差<±3%
8. GeoPyc 1365包裹密度分析仪:干法测量表观密度重复性±0.5%
9. FlowMaster多孔介质流动测试台:达西定律验证装置压力精度±0.25%FS
10. Leica DM2700M金相显微镜:配备Image Pro Plus软件的二维孔隙统计分析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孔隙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