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硬度梯度测试:采用HV0.3-HV30维氏硬度标尺测量表层至芯部硬度变化
2.应变硬化指数测定:基于Hollomon公式计算n值(n=ln(σ)/ln(ε))
3.屈服强度增量分析:对比加工前后Rp0.2值变化量(单位:MPa)
4.位错密度量化:通过XRD线宽法计算位错密度(单位:m⁻)
5.各向异性系数评估:测定板状试样0、45、90方向的r值差异
1.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板材(厚度0.1-3.0mm)
2.钛合金TC4旋压成形壳体件
3.汽车用DP980双相钢冲压件
4.铜合金H65拉拔线材(直径Φ0.5-6mm)
5.镍基高温合金锻造成形涡轮盘
ASTME18-22: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
ISO6892-1:2019: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
GB/T4340.1-2009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ASTME1426-14:X射线衍射测定残余应力标准方法
GB/T5027-2007: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(r值)试验方法
Instron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150kN,应变速率控制精度0.5%
WilsonRH2150全自动洛氏硬度计:支持A/B/C标尺转换,分辨率0.1HR
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配备LYNXEYEXE探测器,角度重复性0.0001
ZEISSEVOMA15扫描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3nm,配备EBSD晶体取向分析模块
MitutoyoHM-22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2kgf,光学系统放大倍数400X
ProtoiXRD便携式残余应力分析仪:Cr靶Kα辐射源,ψ角范围45可调
BuehlerVibroMet2振动抛光机:振幅0-3mm可调,适用于TEM样品制备
TiniusOlsenH25K-T冲击试验机:最大冲击能量25J,符合ISO148系列标准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加工硬化特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