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Cr(16-20%)、Ni(8-12%)、C(≤0.03%)、Mo(2-3%)等元素含量
2. 粒度分布测试:D10(5-15μm)、D50(20-45μm)、D90(50-100μm)粒径控制
3. 松装密度检测:范围1.5-3.5g/cm³(依据GB/T 1479.1)
4. 流动性测定:霍尔流速计测试50g粉末通过2.5mm孔径时间≤25s
5. 氧含量分析:惰性气体熔融法测定氧含量≤800ppm
1. 奥氏体不锈钢粉(304/316L系)
2. 马氏体时效钢粉(17-4PH/15-5PH)
3. 铁素体不锈钢粉(430/434系)
4. 3D打印专用球形不锈钢粉
5. 粉末冶金用雾化不锈钢粉
1. ASTM E1941-04 氧/氮/氢元素测定标准
2. ISO 4490:2014 金属粉末流动性测试规范
3. GB/T 1480-2012 干筛法粒度分析规程
4. ASTM B212-17 松装密度测定标准
5. GB/T 223系列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
1. Thermo Scientific ARL 4460直读光谱仪(元素定量分析)
2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测量)
3. Leco ONH836氧氮氢分析仪(ppm级气体测定)
4. Quantachrome Autotap振实密度仪(ISO/GB标准测试)
5. Bettersize BT-1001粉末特性测试系统(综合物性分析)
6. Hitachi SU5000场发射电镜(形貌与能谱联用)
7. Netzsch 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(氧化特性研究)
8. Shimadzu AG-Xplus万能试验机(压坯强度测试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不锈钢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