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能量密度测试:测量单位质量/体积储能能力(Wh/kg,Wh/L),精度0.5%
2.循环寿命评估: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≥80%
3.热稳定性分析:DSC测定相变温度(-40℃~300℃),TGA检测热分解温度
4.内阻特性测试:交流阻抗法测量(频率范围10μHz~1MHz)
5.安全性能验证:过充/过放测试(电压范围0-5V),针刺试验(穿透速度10mm/s)
1.锂离子电池组(三元/磷酸铁锂/钴酸锂体系)
2.超级电容器(活性炭/石墨烯基电极)
3.燃料电池双极板(石墨/金属复合材料)
4.储能飞轮转子(碳纤维复合材料)
5.无线充电线圈组件(纳米晶软磁材料)
1.ASTMF3010-19《电池系统热失控测试标准》
2.ISO12405-4:2021《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》
3.GB/T36276-2018《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》
4.IEC62660-3:2022《二次锂离子电池可靠性测试》
5.GB/T31486-2015《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》
1.电化学工作站(Solartron1470E):交流阻抗/恒流充放电测试
2.热分析系统(TAInstrumentsQ2000):DSC/TGA同步热分析
3.高低温试验箱(ESPECPL-3JPH):-70℃~150℃温控测试
4.X射线衍射仪(RigakuSmartLab):晶体结构分析(精度0.0001)
5.激光导热仪(NetzschLFA467):热扩散系数测量(0.1~2000mm/s)
6.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(NewareBTS-5V50A):128通道并行测试
7.扫描电镜(HitachiSU5000):材料表面形貌观测(分辨率1nm)
8.气体质谱仪(PfeifferOmniStarGSD320):热失控气体成分分析
9.振动试验台(LansmontTTS-100):模拟运输振动(频率5~2000Hz)
10.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(ThermoScientificK-Alpha+):表面元素价态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能量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