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镀锡层厚度:采用X射线荧光法测量(范围0.5-3.0μm),允许偏差10%
2.附着力测试:剥离强度≥5N/10mm(参照GB/T4909.5-2021)
3.编织密度:目测法结合称重法计算覆盖率(≥95%为合格)
4.电阻率:四探针法测量(≤0.01724Ωmm/m)
5.抗氧化性能:盐雾试验72小时无红锈(按GB/T10125-2021)
6.延展性测试:缠绕试验(6D芯轴无开裂)
1.线径0.05-2.0mm单股/多股镀锡铜丝
2.通信电缆屏蔽层编织网(覆盖率≥90%)
3.高温电机绕组用耐热镀锡铜线
4.汽车线束屏蔽编织套管(工作温度-40℃~150℃)
5.船用电缆抗盐雾编织层(符合IEC60092-350标准)
6.光伏系统接地编织带(截面积16-120mm)
1.ASTMB355-2020:铜包钢线延展性测试方法
2.ISO3497:2000:金属镀层X射线荧光测厚法
3.GB/T4909.5-2021:裸电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:弯曲试验
4.IEC60811-501:2017:电缆绝缘护套机械性能测试
5.GB/T3953-2009:电工圆铜线技术条件
6.ASTME8/E8M-21: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方法
1.FischerXDV-SDDX射线荧光测厚仪(分辨率0.01μm)
2.Instron3365双柱拉力试验机(量程50kN)
3.Q-FOGCCT1100循环腐蚀盐雾箱(符合ASTMB117)
4.LucasLabsProStatPRS-801四探针电阻测试系统
5.Olympus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(500倍放大)
6.MitutoyoLSM-902S激光扫描测微计(精度0.1μm)
7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(磁感应/涡流双模式)
8.TiniusOlsenTCH2000热循环试验箱(温度范围-70℃~300℃)
9.ShimadzuEDX-7000能量色散光谱仪(元素分析)
10.ZwickRoellZ2.5扭转试验机(最大扭矩25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镀锡铜丝编织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