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温度均匀性测试:测量炉膛内9点测温区温差值(3℃/650℃),记录升温/保温阶段最大温度偏差
2.热变形量测:采用激光干涉法测定试样线性膨胀系数(α=1.210⁻⁶~1510⁻⁶/℃)
3.残余应力分析:通过X射线衍射法(XRD)测定表面应力梯度(0~500MPa),精度10MPa
4.微观组织观测:金相显微镜(1000)检测晶粒度等级(ASTME112标准4-12级)
5.气体环境监测:氧含量(≤50ppm)、露点温度(-60~20℃)在线监测
1.钛合金航空结构件:包括TC4、TA15等牌号薄壁构件的时效处理验证
2.高强钢模具:H13、D2等工具钢低温回火硬度稳定性检测
3.半导体封装材料:铜/钼层压板(Cu/Mo/Cu)热膨胀匹配性测试
4.陶瓷基复合材料:SiC/SiC燃烧室部件的氧化层厚度(≤50μm)评估
5.形状记忆合金:Ni-Ti系材料相变温度点(As=50~150℃)标定
1.ASTME1450-16:低温炉热分布测试的传感器布置与数据采集规范
2.ISO17662:2016:焊接件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验证标准
3.GB/T13303-91: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(增重法)
4.ASTMB962-17:粉末冶金制品烧结密度测试规程
5.GB/T4338-2006: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(200~650℃区间)
1.Fluke568红外测温仪:非接触式测温范围-40~800℃,精度1%读数
2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配备高温炉模块(RT~1200℃),载荷300kN
3.BrukerD8ADVANCEXRD:残余应力测量系统,Ψ角扫描范围45
4.LECORHEN602氧氮氢分析仪:检测灵敏度0.01ppm,样品重量0.1~2g
5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:5000万像素分辨率,景深合成功能
6.NetzschDIL402C膨胀仪:热膨胀系数测量精度0.0510⁻⁶/K
7.ThermoScientificARLEQUINOX1000XRD:原位加热台(RT~1600℃)
8.AMETEKJOFRARTC-700干式炉校验系统:温度稳定性0.05℃/min
9.HORIBAEMGA-920氧分析仪:微氧环境监测响应时间<10s
10.ZwickRoellHMU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0.01~2kgf,压痕自动测量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低温炉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