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病原菌分离培养:采用PDA培养基(pH6.50.2),25℃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菌落形态(直径测量精度0.1mm)
2.孢子浓度测定:血球计数板法(0.1mm深度),显微镜400倍镜检(误差范围≤5%)
3.致病性验证:离体叶片接种试验(接种量110⁵spores/mL),保湿培养72小时测量病斑面积(分辨率0.01cm)
4.温度耐受性测试:梯度培养箱设置5-35℃(间隔5℃),记录菌丝日生长量(测量精度0.02mm)
5.杀菌剂敏感性试验:96孔板微量稀释法(浓度梯度0-200μg/mL),酶标仪测定OD600吸光值
1.非洲菊栽培基质(泥炭土/椰糠/珍珠岩混合物)
2.植株各生长期样本(幼苗期/现蕾期/盛花期)
3.温室空气沉降孢子(直径≥5μm颗粒物采集)
4.灌溉水样(电导率≤2.0mS/cm的循环水系统)
5.切花采后处理包装材料(PE膜/吸水棉/保水剂)
ISO21469:2018《植物病原真菌分离纯化技术规范》孢子悬浮液制备
GB/T3543.4-2021《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》发芽试验中的温控要求
ASTME1874-18《抗菌剂效力评估标准指南》杀菌剂敏感性测试
NY/T1859-2021《花卉灰霉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》田间病样采集规范
SN/T2123-2018《进出境植物检疫真菌鉴定方法》分子生物学鉴定流程
1.OlympusBX53荧光显微镜:配备DP27数码相机,支持相差/微分干涉观察模式
2.MemmertIPP400培养箱:温度控制精度0.1℃,带CO₂浓度调节模块
3.SartoriusQuintix224-1CN分析天平:称量范围0.1mg-220g,重复性误差0.1mg
4.ThermoScientificHeratherm烘箱:最高温度300℃,温场均匀性1%
5.BioTekSynergyH1酶标仪:波长范围200-999nm,支持震荡孵育功能
6.EppendorfMastercyclerX50PCR仪:升降温速率6℃/s,温度准确性0.1℃
7.MilliporeMilli-QIQ7000超纯水系统:产水电阻率18.2MΩcm@25℃
8.EscoAC2-4S1生物安全柜:垂直层流风速0.3m/s20%,HEPA过滤效率99.99%
9.OhausPioneerPA224C精密天平:可读性0.1mg,四级防震系统
10.LeicaCM1950冷冻切片机:标本台温度-50℃至+60℃,切片厚度1-100μ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非洲菊灰霉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