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尺寸偏差:线性公差0.01mm~0.5mm(依据GB/T1804-2000)
2.形位公差:平面度≤0.02mm/m(ISO1101:2017)
3.表面粗糙度:Ra值0.4μm~6.3μm(ASTMD7127-17)
4.材料硬度:HRC20-65(GB/T230.1-2018)
5.装配间隙:配合公差H7/g6(ISO286-2:2010)
6.涂层厚度:电镀层5-25μm(ASTMB499-09)
1.金属结构件:包括铝合金框架、不锈钢紧固件等
2.注塑成型件:涉及ABS/PC/POM等工程塑料制品
3.精密机械部件:轴承、齿轮等传动系统组件
4.电子封装材料:半导体外壳及散热基板
5.复合材料制品:碳纤维增强聚合物(CFRP)构件
6.焊接组件:角焊缝熔深≥3mm(AWSD1.1/D1.1M:2020)
1.三坐标测量法(CMM):依据ISO10360-2:2009进行空间精度验证
2.激光扫描比对:采用ASMEB89.4.22-2004标准进行逆向建模分析
3.显微硬度测试:执行GB/T4340.1-2009维氏硬度试验规程
4.白光干涉测量:按ISO25178-2:2012评估表面三维形貌
5.X射线荧光光谱法(XRF):符合ASTME572-21元素成分检验要求
6.气密性测试:参照GB/T2423.23-2013进行压力衰减法验证
1.MitutoyoCRYSTA-ApexS系列三坐标测量机:空间测量精度(1.9+L/250)μm
2.KeyenceVR-5000三维激光扫描仪:单点重复精度0.8μm@20℃
3.ZwickZHU250液压万能试验机:载荷范围0.02kN-250kN(ISO7500-1校准)
4.TaylorHobsonFormTalysurfi系列表面粗糙度仪:垂直分辨率0.8nm
5.BrukerQ4TASMAN台式XRF分析仪:元素检测范围Na-U(ppm级精度)
6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:最大放大倍数6000X(符合ASTME1951-14)
7.InstronCEASTMF20熔体流动速率仪:符合GB/T3682-2018标准要求
8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磁感应/涡流双模式(量程0-2000μm)
9.Agilent4300手持式红外热像仪:热灵敏度≤0.03℃@30℃(ASTME1934-19)
10.MahrFederalMillimarC1216气动量仪:分辨率0.1μm(孔径测量专用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批准容限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