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异常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地震波传播监测:P波速度(5.8-6.8km/s)、S波振幅(0.1-10μm)、面波周期(10-40s)2.地壳形变测量:水平位移精度0.5mm、垂直位移精度1.0mm、应变灵敏度110⁻⁹3.地下水化学分析:氡气浓度(1-100Bq/L)、pH值波动(0.3)、电导率变化(10μS/cm)4.电磁场异常监测:地电场强度(0.1-100mV/km)、磁感应强度(10-1000nT)5.次声波信号采集:频率范围0.01-10Hz、声压级阈值50dB检测范围1.建筑结构材料:钢筋混凝土抗剪强度≥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地震波传播监测:P波速度(5.8-6.8km/s)、S波振幅(0.1-10μm)、面波周期(10-40s)
2.地壳形变测量:水平位移精度0.5mm、垂直位移精度1.0mm、应变灵敏度110⁻⁹
3.地下水化学分析:氡气浓度(1-100Bq/L)、pH值波动(0.3)、电导率变化(10μS/cm)
4.电磁场异常监测:地电场强度(0.1-100mV/km)、磁感应强度(10-1000nT)
5.次声波信号采集:频率范围0.01-10Hz、声压级阈值50dB
1.建筑结构材料:钢筋混凝土抗剪强度≥35MPa、钢结构屈服强度≥345MPa
2.岩土工程材料:砂岩弹性模量10-50GPa、黏土含水量18-25%
3.地下管道系统:钢管壁厚≥9.5mm、PE管环刚度≥8kN/m
4.电力设备设施:变压器抗震加速度≥0.3g、电缆桥架挠度≤L/200
5.交通基础设施:桥梁支座位移量≤50mm、隧道衬砌裂缝宽度≤0.3mm
1.ISO23469:2005《地震监测系统技术要求》
2.ASTMD6028-17《岩土工程现场测量标准》
3.GB17741-2005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》
4.GB/T18208.4-2011《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:灾害直接损失评估》
5.IEC60068-3-3:2019《环境试验第3-3部分:地震试验方法》
1.CMG-3T宽频带地震计:频带响应0.008-50Hz,动态范围140dB
2.TrimbleR10GNSS接收机:定位精度水平3mm+0.5ppm,高程5mm+0.5ppm
3.AGISuperSting电阻率仪:最大输出电压800V,测量精度0.5%
4.Rad7氡气检测仪:灵敏度0.1Bq/m,量程1-100000Bq/m
5.GuralpCMG-DM24数据采集器:24位ADC,采样率200sps
6.LeicaTS60全站仪:测角精度0.5",测距精度1mm+1ppm
7.VaisalaBAROCAP气压传感器:量程600-1100hPa,精度0.1hPa
8.Bruel&Kjaer4193次声传声器:频率范围0.01-20Hz,灵敏度50mV/Pa
9.ZongeGDP-32电磁接收机:动态范围160dB,频带0.0001-10000Hz
10.MTS322液压伺服系统:最大出力250kN,频率范围0.01-50Hz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地震异常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