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燃延迟时间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初始温度敏感性测试:温度范围-40℃至300℃,步进梯度10℃2.压力环境适应性检测:0.1MPa至5MPa动态压力模拟3.燃料浓度临界值测定:浓度梯度0.1%-15%体积分数4.氧化剂比例影响分析:O₂/N₂混合比21%-100%5.点火能量阈值标定:0.1mJ-500mJ电火花能量分级检测范围1.液体燃料:柴油/航空煤油/乙醇等烃类化合物2.气体燃料:甲烷/丙烷/氢气等可燃气体3.固体推进剂:AP/HTPB复合推进剂/硝化纤维素4.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/聚丙烯/聚氨酯泡沫5.工业粉尘:铝粉/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初始温度敏感性测试:温度范围-40℃至300℃,步进梯度10℃
2.压力环境适应性检测:0.1MPa至5MPa动态压力模拟
3.燃料浓度临界值测定:浓度梯度0.1%-15%体积分数
4.氧化剂比例影响分析:O₂/N₂混合比21%-100%
5.点火能量阈值标定:0.1mJ-500mJ电火花能量分级
1.液体燃料:柴油/航空煤油/乙醇等烃类化合物
2.气体燃料:甲烷/丙烷/氢气等可燃气体
3.固体推进剂:AP/HTPB复合推进剂/硝化纤维素
4.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/聚丙烯/聚氨酯泡沫
5.工业粉尘:铝粉/煤粉/硫磺粉/木质粉尘
1.ASTME659-15:采用封闭容器法测定液体化学品自燃温度
2.ISO5657-2018:通过辐射热源法评估固体材料表面引燃特性
3.GB/T5332-2007:使用恒温热板法测定可燃物质引燃延迟时间
4.ISO871-2006:粉末状物质空气混合体系引燃性能测试规程
5.GB/T5169.17-2017: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7部分
1.HVP500高压反应釜(康塔姆科技):耐压20MPa,温度控制精度0.5℃
2.TGA5500热重分析仪(TA仪器):加热速率0.1-100℃/min
3.FTT氧弹量热仪(英国FTT):点火能量分辨率0.01mJ
4.STF-2000多相流燃烧测试台(中科天元):支持气液固三态混合燃烧模拟
5.HORIBAPG-250颗粒发生器(日本堀场):粉尘浓度控制精度0.1mg/m
6.NIPXIe-8861高速采集系统(美国国家仪器):采样率1MS/s同步采集
7.FLIRA655sc红外热像仪(美国菲力尔):测温范围-40℃-2000℃
8.Kistler5015B压力传感器(瑞士奇石乐):量程0-10MPa线性度0.1%FS
9.LaVisionHighSpeedStar高速相机(德国LaVision):帧率100,000fps@1024x1024
10.Agilent490微型气相色谱(美国安捷伦):分析响应时间<30s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引燃延迟时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