铟粒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主成分纯度分析:铟含量≥99.99%(4N级),采用差减法计算总量2.痕量杂质元素检测:铅(Pb)≤5ppm、镉(Cd)≤2ppm、锌(Zn)≤3ppm等21种金属杂质3.物理性能测试:密度7.310.02g/cm(25℃),维氏硬度1.2-1.5HV4.表面氧化物含量:In₂O₃≤0.03%(质量分数)5.微观结构分析:晶粒尺寸≤50μm(SEM观测),孔隙率≤0.1%检测范围1.半导体级高纯铟粒(6N级)2.ITO靶材用铟原料3.低温焊料合金颗粒(In-Sn/In-Ag系)4.核工业屏蔽材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主成分纯度分析:铟含量≥99.99%(4N级),采用差减法计算总量
2.痕量杂质元素检测:铅(Pb)≤5ppm、镉(Cd)≤2ppm、锌(Zn)≤3ppm等21种金属杂质
3.物理性能测试:密度7.310.02g/cm(25℃),维氏硬度1.2-1.5HV
4.表面氧化物含量:In₂O₃≤0.03%(质量分数)
5.微观结构分析:晶粒尺寸≤50μm(SEM观测),孔隙率≤0.1%
1.半导体级高纯铟粒(6N级)
2.ITO靶材用铟原料
3.低温焊料合金颗粒(In-Sn/In-Ag系)
4.核工业屏蔽材料预制粒
5.真空镀膜用蒸发源材料
1.ASTME1479-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(ICP-OES)测定杂质元素
2.ISO11885:2007水质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扩展应用于金属材料
3.GB/T17476-2020金属材料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
4.GB/T4336-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(适用于铟基合金)
5.ASTMB923-20金属粉末表观密度标准测试方法
1.ThermoFisheriCAP7400ICP-OES:多元素同步测定系统(波长范围166-847nm)
2.Agilent7900ICP-MS:超痕量元素分析仪(检出限达ppt级)
3.BrukerQ4TASMAN火花直读光谱仪:固体样品快速成分分析(精度0.001%)
4.MettlerToledoXS205DU分析天平:称量精度0.01mg(符合ISO/IEC17025)
5.ShimadzuHMV-G21ST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-1000gf(自动压痕测量)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粒径分布测定(0.01-3500μm)
7.ZeissEVOMA15扫描电镜:微观形貌观测(分辨率3nm@30kV)
8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熔点测定(温度精度0.1℃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铟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