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纤双芯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插入损耗:≤0.3dB(单模@1310/1550nm),≤0.5dB(多模@850/1300nm)2.回波损耗:≥40dB(APC型),≥26dB(UPC型)3.端面曲率半径:10-25mm(PC型),5-15mm(APC型)4.光纤高度差:≤50nm(三维干涉仪测量)5.抗拉强度:≥5N(轴向拉力测试)6.温度循环测试:-40℃~+75℃,循环次数≥200次检测范围1.单模尾纤(G.652D/G.657A1/G.657A2)2.多模尾纤(OM1/OM2/OM3/OM4/OM5)3.预埋式现场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插入损耗:≤0.3dB(单模@1310/1550nm),≤0.5dB(多模@850/1300nm)
2.回波损耗:≥40dB(APC型),≥26dB(UPC型)
3.端面曲率半径:10-25mm(PC型),5-15mm(APC型)
4.光纤高度差:≤50nm(三维干涉仪测量)
5.抗拉强度:≥5N(轴向拉力测试)
6.温度循环测试:-40℃~+75℃,循环次数≥200次
1.单模尾纤(G.652D/G.657A1/G.657A2)
2.多模尾纤(OM1/OM2/OM3/OM4/OM5)
3.预埋式现场组装连接器(FA-NDF)
4.抗弯曲光纤跳线(BendInsensitiveFiber)
5.高密度MPO/MTP多芯连接器
6.铠装防水型工业级尾纤
1.IEC61300-3-34:2018插入损耗测试方法
2.TIA-455-203-B回波损耗测量规程
3.GB/T9771.3-2020光纤几何参数测试规范
4.IEC61300-3-35:2015端面三维形貌分析
5.GB/T18310.49-2003光纤组件环境试验方法
6.ASTMD4566-2014光纤机械性能测试标准
1.EXFOFTB-200光时域反射仪:动态范围45dB@1550nm
2.VIAVIMTS-8000插回损测试系统:精度0.03dB
3.NorlandAC300HD干涉显微镜:分辨率0.01μm
4.AFLFOCIS系列端面检测仪:200倍数字成像系统
5.ILXLightwaveFPM-8210功率计:波长范围800-1700nm
6.TMSiTST-300拉力试验机:最大载荷50N0.5%
7.ESPECPCT-322气候试验箱:温变速率15℃/min
8.Agilent8164B可调谐激光源:波长精度5pm
9.KingfisherKF-FIT多通道测试平台:支持24芯同步测试
10.NoyesOFS-100端面清洁度分析仪:颗粒识别精度≥0.3μm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尾纤双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