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内在染色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牙釉质厚度测量:采用显微CT扫描获取三维数据层厚分辨率≤5μm2.牙本质小管密度分析:单位面积开放小管数量统计(单位:个/mm)3.羟基磷灰石结晶度指数:XRD衍射半峰宽值(FWHM)测定范围0.1-1.54.有机基质含量测定:热重分析法(TGA)失重率精度0.2%5.色度稳定性测试:CIEL*a*b*色差系统ΔE值测量精度0.3检测范围1.天然牙体组织(恒牙/乳牙)2.复合树脂修复材料(光固化/化学固化型)3.全瓷修复体(氧化锆/玻璃陶瓷)4.金属烤瓷冠镍铬合金基底5.渗透陶瓷玻璃体(二硅酸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牙釉质厚度测量:采用显微CT扫描获取三维数据层厚分辨率≤5μm
2.牙本质小管密度分析:单位面积开放小管数量统计(单位:个/mm)
3.羟基磷灰石结晶度指数:XRD衍射半峰宽值(FWHM)测定范围0.1-1.5
4.有机基质含量测定:热重分析法(TGA)失重率精度0.2%
5.色度稳定性测试:CIEL*a*b*色差系统ΔE值测量精度0.3
1.天然牙体组织(恒牙/乳牙)
2.复合树脂修复材料(光固化/化学固化型)
3.全瓷修复体(氧化锆/玻璃陶瓷)
4.金属烤瓷冠镍铬合金基底
5.渗透陶瓷玻璃体(二硅酸锂基材料)
ASTME313-20《物体颜色测量的标准实践》
ISO28399:2020《牙科漂白产品临床评估指南》
GB/T23716-2023《牙科材料色稳定性试验方法》
ISO6872:2021《牙科陶瓷材料》耐染色测试条款6.4.3
GB/T16886.14-2022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4部分:陶瓷降解产物分析》
X-RiteCi7800分光测色仪:波长范围360-750nm,孔径尺寸8mm
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源(λ=1.5406)
ShimadzuTM-300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-1000gf,压痕分辨率0.1μm
ThermoFisherHeliosG4UX聚焦离子束电镜:成像分辨率0.7nm@15kV
PerkinElmerSTA8000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室温-1500℃,升温速率0.1-100℃/min
KeyenceVHX-7000数字显微镜:5000倍光学变焦带景深合成功能
ZEISSAxioImager.M2m偏光显微镜:透反射双模式观察系统
BuehlerEcoMet300研磨抛光机:转速10-600rpm无极调速
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AgilentCary630FTIR红外光谱仪:波数范围4000-350cm⁻分辨率4cm⁻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牙齿内在染色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