咀嚼肌收缩所能发挥的最大力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最大静态咬合力(MSBF):测量单次最大咬合压力值(单位:N),精度0.5%2.动态咬合耐力(DCE):连续咬合20次后力值衰减率(单位:%)3.肌电信号同步性(EMG-S):颞肌与咬肌协同系数(范围0-1)4.疲劳阈值(FT):持续施力至50%初始力值的时间(单位:s)5.双侧对称性指数(BSI):左右侧咬合力差异度(单位:%)检测范围1.义齿材料:全瓷冠、树脂基托等修复体的咬合适配性验证2.食品工业:口香糖、肉类等食品的咀嚼阻力分级测试3.医疗器械:咬合力传感器、牙科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评估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最大静态咬合力(MSBF):测量单次最大咬合压力值(单位:N),精度0.5%
2.动态咬合耐力(DCE):连续咬合20次后力值衰减率(单位:%)
3.肌电信号同步性(EMG-S):颞肌与咬肌协同系数(范围0-1)
4.疲劳阈值(FT):持续施力至50%初始力值的时间(单位:s)
5.双侧对称性指数(BSI):左右侧咬合力差异度(单位:%)
1.义齿材料:全瓷冠、树脂基托等修复体的咬合适配性验证
2.食品工业:口香糖、肉类等食品的咀嚼阻力分级测试
3.医疗器械:咬合力传感器、牙科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评估
4.运动医学:运动员颌面部肌肉训练效果量化分析
5.康复辅具:颞下颌关节紊乱症(TMD)患者定制牙垫的力学验证
ISO14855:2018《牙科用咬合力测量装置校准规范》
ASTMF2878-19《口腔修复体动态疲劳试验标准方法》
GB/T16886.12-2017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:颌面修复材料试验》
ISO13485:2016《医用咬合板力学性能测试流程》
GB/T36964-2018《运动防护器具颌面护具冲击吸收测试》
1.Kistler9317B:三维压电式咬合力传感器(量程0-2000N)
2.HBMU9C:微型应变片式测力仪(采样率10kHz)
3.NoraxonDTS3D:无线表面肌电系统(16通道同步采集)
4.ZwickRoellBZ2.5/TN1S:材料试验机(配备仿生颌骨夹具)
5.TekscanT-ScanIII: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(分辨率100sensel/cm)
6.AMTIMC6A-6-1000:六维力/力矩传感器(精度0.1N)
7.BiopacMP160:生理信号采集系统(支持EMG/ECG同步分析)
8.Instron5944:双立柱万能试验机(动态载荷测试模式)
9.DelsysTrignoAvanti:无线肌电-加速度集成传感器(IMU同步)
10.MTSBionix370.02:仿生咀嚼模拟机(循环次数>10⁶次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咀嚼肌收缩所能发挥的最大力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