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斑短头隐翅虫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形态学鉴定:体长7.0-10.5mm;前胸背板宽1.8-2.3mm;鞘翅蓝黑色金属光泽;腹部末端橘红色斑纹占比≥85%2.DNA条形码分析:COI基因序列比对(GenBank登录号KY464782-KY464791),相似度≥99%3.毒液成分检测:含Pederin毒素(C25H45NO9)浓度≥0.1μg/mg;HPLC峰保留时间12.30.5min4.显微结构分析:雄性生殖器阳茎侧突长度比1:2.3-2.7;后足胫节刺列数6-8组5.环境耐受性测试:温度适应范围15-35℃;相对湿度耐受阈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形态学鉴定:体长7.0-10.5mm;前胸背板宽1.8-2.3mm;鞘翅蓝黑色金属光泽;腹部末端橘红色斑纹占比≥85%
2.DNA条形码分析:COI基因序列比对(GenBank登录号KY464782-KY464791),相似度≥99%
3.毒液成分检测:含Pederin毒素(C25H45NO9)浓度≥0.1μg/mg;HPLC峰保留时间12.30.5min
4.显微结构分析:雄性生殖器阳茎侧突长度比1:2.3-2.7;后足胫节刺列数6-8组
5.环境耐受性测试:温度适应范围15-35℃;相对湿度耐受阈值40-90%RH
1.农林生态系统采集的鞘翅目昆虫样本
2.进出口检疫截获的疑似隐翅虫科生物材料
3.中药材仓储环境中的节肢动物污染源
4.城市绿化带病虫害监测样本
5.法医昆虫学案件中的物证标本
ASTME1753-18《节肢动物形态鉴定标准指南》第7章鞘翅目分类规范
ISO21571:2005分子生物学检测中DNA提取与扩增流程
GB/T27639-201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第5.3条毒液检测
GB/T34756-2017昆虫标本制作与保存规范第4类浸渍标本处理
SN/T2032-2019进出境植物检疫昆虫分类鉴定规程隐翅虫科条款
OlympusSZX16体视显微镜:40-120倍连续变倍观察体表特征
Bio-RadT100ThermalCycler:COI基因扩增程序94℃预变性5min/35循环
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:C18色谱柱(4.6250mm,5μm)分离毒液成分
LeicaEMCPD300临界点干燥仪:样本预处理保持显微结构完整性
ThermoScientificQExactive质谱仪:Pederin毒素精确分子量测定(m/z528.3054)
NanoDropOne超微量分光光度计:DNA纯度检测A260/A280值1.8-2.0
ZeissAxioImagerA2微分干涉显微镜:生殖器角质结构200倍显微成像
EspecSH-642恒温恒湿箱:环境耐受性测试温控精度0.5℃
BrukerVertex70红外光谱仪:表皮几丁质特征峰分析(1650cm⁻酰胺I带)
MoticBA410E生物显微镜:后足胫节刺列计数100倍油镜观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红斑短头隐翅虫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