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监测台网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地震计灵敏度校准:测量电压输出与地面运动速度的线性关系(0.1-100Hz频段)2.动态范围测试:验证系统最大不失真信号与最小可分辨信号的比值(≥140dB)3.噪声本底测试:评估仪器在安静环境下的自噪声水平(NLNM标准曲线对比)4.频率响应特性:测量0.008Hz-50Hz范围内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5.时间服务精度:验证GPS/北斗授时系统的同步误差(≤1ms)6.数据传输完整性:测试TCP/IP协议下的数据丢包率(<0.01%)检测范围1.宽频带地震计:包括Trillium系列、CMG-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地震计灵敏度校准:测量电压输出与地面运动速度的线性关系(0.1-100Hz频段)
2.动态范围测试:验证系统最大不失真信号与最小可分辨信号的比值(≥140dB)
3.噪声本底测试:评估仪器在安静环境下的自噪声水平(NLNM标准曲线对比)
4.频率响应特性:测量0.008Hz-50Hz范围内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
5.时间服务精度:验证GPS/北斗授时系统的同步误差(≤1ms)
6.数据传输完整性:测试TCP/IP协议下的数据丢包率(<0.01%)
1.宽频带地震计:包括Trillium系列、CMG-3T系列等核心传感单元
2.数据采集系统:涵盖QuanterraQ330、EDAS-24GN等型号的模数转换模块
3.时间同步装置:GPS/北斗双模授时模块与IRIG-B码解码器
4.通信传输设备:4G/5G无线模块与光纤调制解调器的信道质量
5.供电系统:太阳能电池组与锂电池的电压稳定性(12V5%)
6.防雷接地系统:接地电阻值测量(≤4Ω)与浪涌保护器性能
1.GB/T19531.1-2004《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》规定场地噪声测试流程
2.ISO4866:2010《机械振动与冲击固定结构的振动测量》指导振动标定方法
3.GB/T33643-2017《地震观测仪器现场测试方法》规范现场比对试验程序
4.ASTME2021-15《StandardGuideforConductingGroundTruthEvaluations》提供系统验证框架
5.IEC61000-4系列标准用于电磁兼容性(EMC)测试
6.JJG676-2019《测震仪检定规程》明确实验室标定技术要求
1.振动标定台(APS400):产生0.001-100m/s标准振动信号源
2.动态信号分析仪(Keysight35670A):完成频率响应与噪声谱分析
3.高精度万用表(Fluke8846A):测量直流电压稳定性与接地电阻值
4.网络分析仪(R&SZNH):评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与时延特性
5.GPS模拟器(SpectracomGSG-6):复现多卫星场景下的时间同步测试
6.环境试验箱(ESPECPL-3J):进行-20℃~+60℃温度循环试验
7.静电放电发生器(EMTESTNSG438):执行8kV接触放电的ESD测试
8.数据质量分析软件(PQL-II):解析SEED格式数据的完整性指标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地震监测台网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