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碳化铌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NbC含量(≥98.5%)、游离碳(≤0.3%)、氧含量(≤0.5%)、金属杂质(Fe≤0.1%、Ti≤0.05%)2.晶体结构表征:XRD测定晶格常数(a=4.4700.005)、相纯度(单相率≥99%)、晶粒尺寸(50-200nm)3.粒度分布测试:激光衍射法测定D50(1-5μm)、D90(≤10μm)、比表面积(0.5-3.0m/g)4.力学性能评估:维氏硬度(2200-2800HV30)、抗弯强度(≥800MPa)、断裂韧性(4-6MPam/)5.热稳定性测试:TG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NbC含量(≥98.5%)、游离碳(≤0.3%)、氧含量(≤0.5%)、金属杂质(Fe≤0.1%、Ti≤0.05%)
2.晶体结构表征:XRD测定晶格常数(a=4.4700.005)、相纯度(单相率≥99%)、晶粒尺寸(50-200nm)
3.粒度分布测试:激光衍射法测定D50(1-5μm)、D90(≤10μm)、比表面积(0.5-3.0m/g)
4.力学性能评估:维氏硬度(2200-2800HV30)、抗弯强度(≥800MPa)、断裂韧性(4-6MPam/)
5.热稳定性测试:TG-DSC分析氧化起始温度(≥500℃)、高温失重率(≤1.5%@800℃)
1.冶金级碳化铌粉体:用于硬质合金烧结原料的NbC粉末
2.涂层材料:物理气相沉积(PVD)用高纯NbC靶材
3.复合陶瓷材料:Al₂O₃/NbC、Si₃N₄/NbC等结构陶瓷基体
4.核工业材料:中子吸收组件中的NbC弥散强化体
5.切削工具:数控刀具表面NbC耐磨涂层(厚度3-15μm)
ASTME1086-22《金属材料化学分析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》测定主成分含量
ISO13320:2020《粒度分析-激光衍射法》规范粉体粒度测试
GB/T24583.2-2019《钒氮合金化学分析方法》扩展应用于碳化物中碳含量测定
ISO14705:2016《精细陶瓷室温硬度测试》规定维氏硬度测量条件
GB/T30758-2014《X射线衍射定量相分析方法》用于晶体结构验证
PANalyticalX'Pert3PowderX射线衍射仪:配备HighScorePlus软件进行物相定量分析
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湿法分散模块实现0.01-3500μm测量范围
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:支持30-1500℃区间TG-DSC联用测试
ShimadzuEDX-7000X射线荧光光谱仪:Rh靶管实现B~U元素快速定性定量
MitutoyoHM-200显微硬度计:50gf-2kgf载荷满足涂层硬度测试需求
JEOLJSM-IT800扫描电镜:配备OxfordEDS完成微区成分与形貌分析
PerkinElmerOptima8300ICP-OES:检出限达ppb级的金属杂质分析系统
BrukerD8ADVANCEXRD系统:配备LYNXEYEXE探测器的高通量晶体结构分析平台
Agilent490MicroGC:专用气体分析模块测定烧结过程残留气体成分
Instron5967万能试验机:50kN载荷精度满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一碳化铌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