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光度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光通量测量:量化光源总可见光输出(单位:流明/lm),误差范围≤2%。2.色温分析:测定光源色度坐标(CIE1931标准),覆盖范围1500K-25000K。3.显色指数(CRI):评估光源色彩还原能力(Ra值0-100),参照ISO23603:2019。4.光谱功率分布:扫描380nm-780nm波长范围,分辨率≤1nm。5.发光效率测试:计算光通量与电功率比值(lm/W),精度1.5%。6.空间光强分布:采用配光曲线分析(角度分辨率0.1)。检测范围1.LED照明器件:包括芯片、模组及成品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光通量测量:量化光源总可见光输出(单位:流明/lm),误差范围≤2%。
2.色温分析:测定光源色度坐标(CIE1931标准),覆盖范围1500K-25000K。
3.显色指数(CRI):评估光源色彩还原能力(Ra值0-100),参照ISO23603:2019。
4.光谱功率分布:扫描380nm-780nm波长范围,分辨率≤1nm。
5.发光效率测试:计算光通量与电功率比值(lm/W),精度1.5%。
6.空间光强分布:采用配光曲线分析(角度分辨率0.1)。
1.LED照明器件:包括芯片、模组及成品灯具。
2.荧光材料: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及量子点薄膜。
3.显示面板:OLED/LCD屏幕像素级发光特性。
4.光学薄膜:增亮膜、扩散膜等光学组件。
5.生物样本:荧光标记细胞与化学发光试剂。
6.安全标识:夜光涂料及应急照明系统。
1.ASTME259-06:漫反射材料发光度测试标准流程。
2.ISO2469:2014:纸和纸板漫反射因数测定方法。
3.GB/T20145-2006:LED模块光生物安全要求。
4.CIE15:2018:色度学基础测量技术规范。
5.IEC62612:2020: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性能要求。
6.GB/T5702-2019: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。
1.KonicaMinoltaCS-2000A分光辐射度计:光谱分辨率0.1nm,支持10^-3cd/m低亮度测量。
2.LabsphereLMS-9000积分球系统:直径2m球体,可测最大光通量200,000lm。
3.InstrumentSystemsCAS140CT阵列光谱仪:波长精度0.3nm,扫描速度10ms/次。
4.Gooch&HousegoOL770多通道光度计:同步测量16个空间角度光强分布。
5.AdmesyRhea高精度色度计:Δu'v'≤0.0015的色度测量精度。
6.ThermoFisherLumina6500生物发光成像系统:CCD量子效率>90%,像素分辨率4MP。
7.BenthamDMc220双单色仪系统:杂散光<0.0001%,用于绝对光谱响应测试。
8.EverfineHAAS-2000快速光谱分析仪:积分时间10μs-60s可调,动态范围108dB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发光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