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熔点范围测定:测量样品从初熔到终熔的温度区间(典型精度±0.1℃)
2. 初熔温度检测:记录物质开始液化时的临界温度值
3. 终熔温度测定:确认样品完全转化为液态的温度点
4. 熔程分析:计算终熔与初熔温度差值(标准要求≤2℃)
5. 热稳定性测试:重复升温-冷却循环(3次以上)验证熔点一致性
1. 金属合金:锡铅焊料(Sn63/Pb37)、铟基低温焊料
2. 有机化合物:苯甲酸(CAS 65-85-0)、萘(CAS 91-20-3)
3. 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薄膜样品
4. 药品原料:布洛芬(BP/USP标准)、阿司匹林
5. 化工原料:硬脂酸、石蜡(C20-C40烷烃混合物)
1. 毛细管法:
- ASTM E324:有机化合物熔点标准测试法
- GB/T 617: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
2. 热分析法:
- ISO 11357-3: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
- GB/T 19466.3:塑料DSC法测定熔融和结晶温度
3. 显微熔点法:
- USP<741>:药物熔点测定规范
- JP17 2.63:日本药局方熔点测定规程
1. 梅特勒托利多DSC 3+:差示扫描量热仪,温度范围-90℃~700℃,配备STARe软件
2. BUCHI B-545:全自动熔点仪,测量范围室温~400℃,内置视频记录系统
3. 岛津TM-100:热机械分析仪,支持0.01℃/min~100℃/min变温速率
4. 上海仪电物理光学WRS-3:微机熔点仪,双通道同步检测,符合GLP规范
5. METTLER FP900:热台显微镜系统,40~400倍连续变倍光学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固定熔点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