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杂质含量测定:定量分析Fe、Na、K等金属元素(检出限0.1-10ppm)
2. 晶格缺陷分析:位错密度(103-107 cm-2)与层错率(≤0.5%)
3. 晶体结构表征:晶胞参数偏差(Δa/a ≤0.01%)与空间群验证
4. 表面污染检测:有机残留物(C/O含量比≤1:100)与颗粒污染(粒径≥0.3μm)
5. 热稳定性评估:相变温度测定(精度±0.5℃)与热膨胀系数(CTE≤5×10-6/K)
1. 半导体材料:单晶硅、砷化镓(GaAs)、氮化镓(GaN)
2. 光学晶体:氟化钙(CaF2)、石英(SiO2)、蓝宝石(Al2O3)
3. 制药原料:活性药物成分(API)晶体
4. 金属合金: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
5. 无机非金属材料:压电陶瓷(PZT)、闪烁晶体(NaI(Tl))
1. X射线衍射法:ASTM E975-20《残余应力测定》、GB/T 23413-2009《纳米材料晶粒尺寸测定》
2.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:ISO 16700:2016《微束分析-扫描电镜校准》、GB/T 17359-2012《微束分析能谱定量分析通则》
3. 能谱分析法:ASTM E1508-12《电子能谱仪校准》、GB/T 19501-2013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通用技术条件》
4. 差示扫描量热法:ISO 11357-3:2018《塑料-DSC法》、GB/T 19466.3-2004《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》
5.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:ASTM E1252-17《FT-IR光谱采集标准实践》、GB/T 6040-2019《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》
1. X射线衍射仪:PANalytical X'Pert3 Powder(θ/θ测角仪,Cu靶Kα辐射)
2. 场发射扫描电镜:Hitachi SU5000(分辨率1nm@15kV,BSE探测器)
3. 能谱仪系统:Oxford Instruments X-Max 50(50mm²硅漂移探测器)
4. 差示扫描量热仪:TA Instruments DSC 250(温度范围-90~600℃)
5.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: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20(DTGS检测器,波数范围7800-350cm-1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含杂质晶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