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寸精度:轴孔配合公差(H7/g6)、杆件直线度(≤0.02mm/m)、平面平行度(≤0.05mm)
表面硬度:渗碳层硬度(58-62 HRC)、基体硬度(220-260 HBW)
材料成分:碳含量(0.35%-0.45%)、铬含量(1.0%-1.5%)、硫磷杂质(≤0.025%)
动态性能:摆角范围(±30°)、最大角速度(120°/s)、启动力矩(≤5N·m)
疲劳寿命:交变载荷循环次数(≥1×10⁶次)、裂纹扩展速率(≤3×10⁻⁶mm/cycle)
金属材料:合金钢(42CrMo/20CrMnTi)、铝合金(7075-T6/6061-T651)
工程塑料:增强尼龙(PA66-GF30)、聚四氟乙烯(PTFE)复合材料
表面处理件:化学镀镍层(8-12μm)、DLC涂层(2-4μm)
运动副组件:球铰链副、圆柱滑套副、万向节副
成品机构:汽车发动机连杆组、工业机器人腕部传动机构
几何量测量:ISO 1101:2017几何公差标注法、GB/T 1958-2017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
光谱分析:ASTM E1251-17a火花原子发射光谱法、GB/T 4336-2016碳素钢成分测定
疲劳试验:ISO 12107:2012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统计方案、GB/T 3075-2008轴向力控制法
摩擦磨损:ASTM G99-17销盘式磨损试验、GB/T 12444-2006金属磨损试验方法
动态特性:ISO 9283:1998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试规范、JB/T 13058-2017连杆机构运动精度试验方法
三坐标测量机:Hexagon Global Classic 07.10.07(空间尺寸测量精度±1.5μm+L/350)
直读光谱仪:OBLF QSN750-II(可测18种元素,精度±0.001%)
高频疲劳试验机:Instron 8802(载荷范围±250kN,频率100Hz)
六维力传感器:ATI Omega160(量程±130N·m,分辨率0.01N·m)
激光跟踪仪:Leica AT960(测量距离80m,空间精度±15μm+6μm/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空间连杆机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