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最大耐受压力测试:静态压力25-100MPa(根据材料等级)
2.泄漏率测定:氦质谱检漏灵敏度1×10⁻⁹Pa·m³/s
3.循环疲劳测试:2000-10000次压力循环(ΔP=±15%额定值)
4.蠕变性能分析:持续保压72小时(温度范围-60℃~200℃)
5.爆破压力验证:破坏性测试至材料失效临界点
1.金属焊接结构件:包括储气罐体、管道连接件等承压部件
2.高分子密封材料:O型圈、垫片等弹性体元件(EPDM/FKM材质)
3.复合材料容器:碳纤维增强储氢罐、航天器燃料箱
4.电子元器件封装:IGBT模块外壳、传感器保护罩
5.医疗器械组件:人工心肺机氧合器、高压灭菌容器
1.ASTMD3985-17:非金属材料气体传输率标准测试法
2.ISO11439:2013:天然气车用复合气瓶全项检测规程
3.GB/T19624-2019:承压设备安全评定技术规范
4.ASTMF2095-07:医疗器械包装密封完整性检测
5.ISO7866:2020:可重复充装钢质气瓶周期性检验
1.MensorCPC8000全自动压力控制器(量程0-150MPa/精度±0.005%FS)
2.INFICONELT3000氦质谱检漏仪(最小可检漏率5×10⁻¹²mbar·L/s)
3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(载荷300kN/轴向变形测量精度±0.5μm)
4.VötschVT7002气候箱(温控范围-70℃~+180℃/波动度±0.3℃)
5.NIPXIe-4330应变采集系统(24位分辨率/采样率50kS/s)
6.KeyenceHM-720数字显微镜(500倍放大/3D表面形貌重建)
7.Fluke754过程校准仪(压力模块精度0.025级)
8.AMETEKJOFRACTC-156干式温度校准炉(均匀度±0.05℃)
9.ROSEMOUNT3051S电子差压变送器(长期稳定性±0.025%/年)
10.ZwickRoellHCT系列热机械分析仪(膨胀系数测量精度±5×10⁻⁷/K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惰性增压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