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飞溅物分布密度:测量单位面积内(cm)的飞溅颗粒数量(≥50个/cm为不合格)
2.溅渣粒径范围: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0.1-3.0mm区间颗粒占比(>30%需工艺调整)
3.化学成分分析:通过XRF检测FeO含量(≤15wt%)、SiO₂含量(≤8wt%)等氧化物组成
4.附着强度测试:使用划格法评估ASTMD3359标准B级以上附着力
5.热影响区(HAZ)金相检验:观测马氏体含量(≤5%)、晶粒度级别(≥8级)
1.碳钢焊接件:适用于Q235、20#钢等低合金钢的CO₂气体保护焊溅渣评估
2.不锈钢焊缝:重点检测304/316L奥氏体不锈钢TIG焊的Cr-Ni氧化物残留
3.铝合金构件:针对5083/6061铝合金MIG焊产生的Al-Mg-Si系氧化物分析
4.钛合金焊接件:TA2/TC4材料的等离子焊溅渣中Ti-O化合物含量控制
5.镍基合金焊缝:Inconel625/718焊后Nb/Ti元素偏析检测
1.ASTME1245-22:飞溅物分布的自动图像分析法
2.ISO17637:2016:焊缝表面目视检验与尺寸测量规范
3.GB/T26955-2011: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-宏观金相检验
4.ASTME384-22:材料显微硬度的维氏硬度测试法
5.GB/T11345-2013: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
6.ISO15792-1:2020:焊材化学分析试样制备规程
1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:实现50-7000倍连续变倍形貌分析
2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径分布测量
3.ThermoScientificNitonXL5XRF分析仪:可检测Mg-U元素(精度0.01%)
4.Zwick/RoellZHVμ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gf-10kgf(符合ISO6507)
5.KeyenceVHX-700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:支持4K级飞溅物三维重构
6.Instron68TM-30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30kN的附着强度测试
7.OLYMPUSEPOCH650超声探伤仪:配备5L32-A2探头(频率2-10MHz)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(λ=1.5406)
9.LeicaDM2700M金相显微镜:配置LAS4.13图像分析系统
10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磁感应原理(量程0-2000μ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焊接溅渣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