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电导率测量:载流子浓度(10^14~10^20cm^-3)、迁移率(100~1500cm/Vs)
2.禁带宽度测试:温度范围(77~500K)、精度0.01eV
3.晶体结构分析:X射线衍射(XRD)半峰宽<0.02)
4.热稳定性评估:热膨胀系数(110^-6~610^-6/K)、形变率<0.1%
5.表面形貌表征:原子力显微镜(AFM)分辨率≤0.1nm
1.IV族单质半导体:单晶硅(Si)、金刚石(C)晶圆及外延片
2.III-V族化合物:砷化镓(GaAs)、磷化铟(InP)基板材料
3.宽禁带半导体:碳化硅(4H-SiC、6H-SiC)、氮化镓(GaN)功率器件
4.二维半导体材料:二硫化钼(MoS₂)、氮化硼(h-BN)薄膜
5.有机-无机杂化半导体:钙钛矿(MAPbI₃)光伏材料
1.ASTMF76-08(2020):霍尔效应测试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
2.ISO14707:2015: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痕量杂质含量
3.GB/T1551-2009:硅单晶电阻率四探针测量规范
4.JISH0605-1996:红外吸收法测定氧碳含量
5.GB/T13388-2009:扫描电镜能谱定量分析方法
1.Keithley4200-SCS:半导体参数分析系统(电流分辨率0.1fA)
2.BrukerD8ADVANCE:X射线衍射仪(Cu靶Kα辐射源)
3.Agilent5500:原子力显微镜(接触/轻敲双模式)
4.ThermoScientificiCAPRQ:ICP-MS(检出限<ppt级)
5.HitachiSU8200:冷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0.8nm@15kV)
6.LinkamTS1500:高低温探针台(-196~600℃温控)
7.PerkinElmerLambda1050+:紫外-近红外分光光度计(带宽0.05nm)
8.NetzschSTA449F5:同步热分析仪(TG-DSC联用)
9.OxfordInstrumentsPLMicroLab:光致发光谱仪(液氦闭环制冷)
10.KeysightB1500A:器件特性分析仪(IV/CV/脉冲测试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共价半导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