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真空系统密封性:极限真空度≤510-3Pa,泄漏率<110-9Pam3/s
2.电子束流稳定性:波动范围0.5%(额定功率30kW时)
3.聚焦精度控制:束斑直径偏差≤0.1mm(工作距离500mm)
4.温度场均匀性:熔池区域温差≤15℃(2000℃设定值)
5.冷却系统效率:循环水流量≥20m/h,温升ΔT≤5℃
1.难熔金属材料:钽、铌、钨及其合金铸锭
2.航空航天合金:钛铝基(TiAl)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
3.半导体级硅材料:纯度≥99.9999%的晶体生长体
4.核工业部件:锆合金包壳管坯料
5.陶瓷复合材料: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
1.ASTME1256-17高温测量系统校准规范
2.ISO15379-1:2015电子束熔炼炉安全要求
3.GB/T13301-2020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
4.ASTME112-13晶粒度测定标准指南
5.GB/T5168-2020钛及钛合金缺陷超声波检验方法
1.INFICONZQN2300残余气体分析仪(真空成分检测)
2.KEYENCELJ-V7080激光位移传感器(束斑形貌分析)
3.FLIRA8300sc红外热像仪(温度场分布监测)
4.AMETEKX射线衍射仪(晶体结构表征)
5.BRUKERQ4TASMAN直读光谱仪(成分快速分析)
6.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(真空室残留气体分析)
7.MITUTOYORH-3000圆度测量仪(熔炼产品几何精度)
8.ZWICKZ100高温拉伸试验机(力学性能测试)
9.OLYMPUSMX63L金相显微镜(微观组织观测)
10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火花直读光谱仪(痕量元素分析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子束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