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电子增益系数:测量范围110-110⁶倍@800-1200V工作电压
2.暗电流密度:分辨率0.1pA/cm@25℃恒温环境
3.二次电子产额(SEY):δmax值测定精度0.05
4.表面功函数:测试误差≤0.02eV@紫外光电子能谱法
5.热稳定性:温度循环测试(-40℃~+150℃)保持增益波动≤3%
1.光电倍增管(PMT)金属打拿极
2.微通道板(MCP)玻璃基材
3.GaAs半导体光阴极
4.金刚石薄膜二次发射层
5.纳米结构银镁合金电极
1.ASTMF3124-18电子增益动态测试规程
2.ISO17560:2020二次电子产额表面分析标准
3.GB/T20234-2021光电发射材料功函数测定法
4.IEC60385:2019倍增系统噪声系数测量规范
5.GB/T5169.21-2017电子组件温度循环试验标准
1.Keithley2636B源表:纳安级电流测量(10fA分辨率)
2.PHI5000VersaProbeIII:XPS/UPS表面功函数分析
3.AgilentB1500A半导体分析仪:IV/CV特性曲线测试
4.ThermoScientificESCALABXi+:AES俄歇电子能谱仪
5.FEIHeliosG4UX:FIB-SEM微区成分联用系统
6.KeysightN6705C直流电源:多通道高压输出(2000V)
7.LakeShoreCRX-4K低温探针台:77K-500K变温测试
8.HamamatsuC9329光电测试平台:200-1100nm光谱响应测量
9.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:表面粗糙度(0.1nm精度)
10.ESPECTAS-112SA温控箱:温度冲击试验(1℃控制精度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倍增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