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石墨化度测定:采用X射线衍射法(XRD)测量d002层间距(0.335-0.344nm)与La值(10-100nm)
2.碳含量分析:通过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总碳量(98.5-99.99wt%)及游离碳含量
3.晶粒尺寸分布:扫描电镜(SEM)统计粒径范围(5-50μm)及D50中位径
4.微量元素检测:ICP-MS测定Fe、Al、Si等杂质元素(ppm级)
5.真密度测试:氦气比重法测量密度值(2.20-2.26g/cm)
1.高纯石墨材料:核级石墨、等静压石墨制品
2.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:人造石墨、天然石墨复合负极
3.铸造用增碳剂:煅后石油焦、沥青焦产品
4.特种碳素制品:石墨电极、碳纤维复合材料
5.冶金辅料:球化剂、孕育剂中的游离石墨相
1.ASTMD7219-08(2020)碳素材料中总碳测定标准
2.ISO20203:2005煅烧石油焦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格参数
3.GB/T3521-2008石墨化学分析方法
4.GB/T24533-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
5.ISO7404-3:2009煤岩分析法测定各向异性指数
1.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:进行晶体结构分析与石墨化度计算
2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测定0.01-3500μm粒度分布
3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测量热失重与氧化起始温度
4.Zeiss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:微观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
5.EltraCS-2000高频红外碳硫仪:精度达0.1ppm的碳含量测定
6.MicromeriticsAccuPycII1340真密度仪:氦气置换法密度测试
7.PerkinElmerNexION350DICP-MS:痕量元素定量分析
8.BrukerD8ADVANCEXRD系统:全自动相组成分析
9.AgilentCary630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:官能团特征峰识别
10.MettlerToledoTGA/DSC3+热重分析仪: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共析石墨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