粒度分布测试:D10(<50μm)、D50(100-300μm)、D90(>500μm)的粒径累积分布曲线
化学成分分析:主元素含量偏差≤±0.5%,微量元素检出限达0.001%
密度与堆积角测定:振实密度≥1.2g/cm³,安息角<35°
热稳定性测试:TG-DSC联用分析,失重率<2%(200℃/2h)
抗压强度测试:单颗粒破碎强度≥10N,离散系数CV<15%
金属粉末:包括铁基合金粉、铝粉、铜粉等冶金原料
塑料颗粒:涵盖PE、PP、ABS等聚合物的造粒产品
陶瓷原料:氧化铝、碳化硅等超细粉体的工艺适配性检测
食品添加剂:符合FDA标准的微晶纤维素、二氧化硅等助流剂
建筑材料:水泥掺合料、石膏粉体的流动特性评估
激光衍射法:依据ISO 13320:2020测定1nm-3500μm粒度分布
X射线荧光光谱法:执行ASTM E1621-21进行元素定量分析
霍尔流速计法:参照ISO 903:2021测定粉末流动特性
热重-差示扫描量热联用:采用ASTM E1131-20评估热分解行为
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:依据ISO 604:2002完成单颗粒强度测试
Malvern Mastersizer 3000:配备干湿法分散模块,支持纳米至毫米级粒径分析
Thermo Scientific ARL QUANT'X EDXRF:实现Be-U元素快速无损检测
Copley TAP密度测试仪:符合USP<616>标准的振实密度测定系统
NETZSCH STA 449 F5 Jupiter:同步热分析仪,温度范围RT-1600℃
Instron 5967万能试验机:配置0.5N高精度传感器,分辨率达0.1mN
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 & CMA 20230001资质:通过ILAC-MRA国际互认体系
设备校准体系:溯源至NIST标准物质,符合ISO/IEC 17025:2017要求
专业团队配置:3名注册材料工程师+5名高级实验师的技术梯队
大数据分析平台:自主研发的ParticleLab V3.0系统实现检测数据智能建模
质量控制体系:执行ISO 9001:2015标准,检测报告唯一性编码可追溯
以上是与配料塔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