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应活化能测定:温度范围-196°C~1200°C,压力0.1-50MPa,精度±0.5%
转化率分析:采用HPLC-MS联用技术,检测限达0.01ppm
副产物谱系鉴定:GC×GC-TOFMS全组分分析,分辨率>50,000 FWHM
热失控临界点测定:DSC-TGA同步热分析,升温速率0.1-100°C/min
催化剂寿命测试:循环次数≥1000次,活性衰减率≤3%
界面反应动力学:原位FTIR监测,时间分辨率10ms
高分子复合材料:环氧树脂-碳纤维界面偶合
金属有机框架(MOFs):配位键协同作用评估
药物共晶体系:API与辅料分子间作用力分析
纳米催化剂:贵金属-载体协同效应测试
生物酶-底物体系:酶促偶合反应效率检测
ISO 11358-1:2022:热重法测定材料分解动力学
ASTM E2070-21: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反应焓变
USP<1072>:药物共晶体系表征方法
GB/T 30776-2014:催化剂活性测试标准
DIN 51007:2019:同步热分析技术规范
TA Instruments Discovery TGA 5500:高精度热重分析仪,配备自动进样系统
PerkinElmer Clarus 690 GC/MS:双通道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
Malvern Zetasizer Ultra:动态光散射仪,粒径检测范围0.3nm-10μm
Bruker Tensor II FTIR:红外光谱仪,配备高温高压原位反应池
Mettler Toledo RC1e:全自动反应量热系统,控温精度±0.02°C
通过CNAS认可(编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和CMA资质(编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检测报告具国际互认效力
配置Class 100洁净实验室与防爆反应专区,满足BSL-2生物安全要求
采用Traceable®溯源体系,所有设备均通过NIST标准物质校准
拥有20名高级工程师团队,累计发表SCI论文46篇
实现检测数据区块链存证,确保结果不可篡改性
以上是与偶合反应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