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径分布范围:测定0.5-500μm区间内各孔径占比,分辨率达±0.1μm
平均孔径值:计算D50中值孔径,误差范围±3%
孔隙率测定:检测开孔率(≥95%)与闭孔率(≤5%)
比表面积关联分析:基于BET法计算比表面积(0.01-2000m²/g)
渗透性能测试:测量达西渗透系数(10⁻¹⁵-10⁻⁷ m²)
多孔陶瓷材料:包括氧化铝/碳化硅过滤膜、蜂窝陶瓷催化剂载体
高分子膜材料:涵盖PVDF中空纤维膜、PTFE微孔滤膜
金属粉末烧结体:适用于316L不锈钢多孔滤芯、钛合金扩散层
纳米纤维材料:检测静电纺丝制备的PAN/PMMA复合纤维膜
生物医用支架:包括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、PLGA组织工程支架
压汞法(ASTM D4404):采用0.1-60000psi高压测量0.003-360μm孔径
气体吸附法(ISO 15901-2):通过N₂/Ar吸附等温线分析0.35-500nm介孔
泡点测试法(ASTM F316):测定膜材料最大孔径及孔径分布
X射线小角散射(ISO 17867):无损检测1-100nm纳米级孔隙
显微图像分析法(ISO 13322-1):结合SEM/TEM进行二维形貌统计
AutoPore IV 9500压汞仪:配备双站式低压分析单元,可同时进行2组样品检测
TriStar II 3020气体吸附仪:配置3个独立分析站,支持BJH/BET多模型计算
Porolux 1000泡点测试系统:集成自动润湿装置,测试压力范围0-10bar
Nanostar小角X射线散射仪:配备VÅNTEC-500探测器,q值范围0.06-30nm⁻¹
Image-Pro Premier 3D分析软件:支持断层扫描图像的三维孔隙重构
CNAS认可实验室(编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:通过ISO/IEC 17025体系认证
多方法交叉验证:对同一样品采用2种以上检测方法确保数据可靠性
计量溯源体系:所有设备定期经NIM标样校准(GBW0611a等)
专业团队支持:8名检测工程师持有ASTM/ISO方法资质证书
数据复核机制:实行三级审核制度,原始数据保留期≥10年
以上是与平均孔径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