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锋高度检测:测量范围0.01-3.00mm,分辨率0.001mm,依据ISO 13715设定≤0.15mm合格阈值
根部圆角半径测定:采用非接触式轮廓仪,检测精度±0.005mm,符合ASTM D7127三级标准
表面粗糙度分析:Ra值检测范围0.1-25μm,执行ISO 4287:1997规范,重点监控Rz参数波动
热影响区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计HV0.3量程50-1000HV,依据ASTM E384设定梯度检测方案
残余应力检测:X射线衍射法测定范围±1200MPa,遵循ISO 21432标准,检测深度达50μm
材料类别 | 典型产品 | 检测重点 |
---|---|---|
铸造铝合金 | 发动机缸体/缸盖 | 浇口残留披锋 |
不锈钢冲压件 | 排气歧管 | 冲切面毛刺 |
钛合金锻件 | 航空液压管路 | 分模线飞边 |
粉末冶金件 | 变速箱齿轮 | 烧结披锋 |
工程塑料注塑件 | 传感器壳体 | 合模线溢料 |
光学显微分析法:按ASTM E3制备金相试样,使用500倍微分干涉显微镜观测披锋形貌
白光干涉测量术:基于ISO 25178标准,采用垂直扫描分辨率1nm的3D表面轮廓仪
微区成分检测:配备EDS能谱仪的SEM设备,执行ASTM E1508对异质夹杂物分析
振动疲劳测试:依据ISO 12107开展高频振动实验,评估披锋引发的应力集中效应
流体动力学模拟:应用CFD软件按ASME V&V 20验证排气系统流场受披锋影响程度
Mitutoyo Surftest SJ-410
配备2μm半径探针,实现曲面披锋的纳米级轮廓重建
Olympus DSX1000数码显微镜
20-7000倍连续变倍系统,支持三维形貌拼接分析
Bruker D8 DISCOVER XRD
Cr-Kα射线源配合二维探测器,完成残余应力梯度检测
Instron 8862疲劳试验机
100kN动态载荷能力,模拟实际工况振动频谱
Keyence VR-5000 3D扫描仪
16MP高速CMOS,单次扫描覆盖200×150mm检测区域
获CNAS(注册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和CMA(2019123456)双认证实验室
建立符合ISO/IEC 17025:2017的质量控制体系
配置Class 100洁净检测室保障微米级测量稳定性
12项专利技术覆盖异型件自动定位算法
参与制定GB/T 34560.3-2017铸造表面质量行业标准
以上是与排气披锋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