滤渣残留量测定:检测精度0.1mg,测试范围0.01%-10%(w/w)
粒径分布分析:D10-D90分位值测定,检测范围0.1μm-3mm(ISO 13320)
化学成分鉴定:ICP-OES检测金属元素(Fe/Al/Cu等),检出限0.1ppm
灼烧减量测试:马弗炉800℃恒重法,符合ASTM D7348标准
密度梯度检测:使用甲苯/四氯化碳体系,分辨率达0.001g/cm³
金属加工液:切削液、轧制油等循环系统残留物
化工原料:催化剂载体、高分子聚合物粉体
食品添加剂:二氧化硅、碳酸钙等助滤剂残留
制药辅料:微晶纤维素、硬脂酸镁等压片残留
环保材料:活性炭、分子筛等吸附介质损耗检测
重量分析法:ASTM D7889标准程序,采用0.45μm滤膜真空抽滤
激光衍射法:ISO 13320:2020规定,湿法分散模式检测
热重分析:执行ISO 11358-1标准,升温速率10℃/min
X射线荧光光谱:JIS K0119方法,Rh靶材激发检测
显微成像法:ASTM E3060-16标准,配备500倍光学显微镜
马尔文 Mastersizer 3000:全自动激光粒度仪,量程0.01-3500μm
梅特勒 XPE205分析天平:0.01mg分辨率,带防震隔离系统
赛默飞世尔 iCAP 7400:径向观测ICP-OES,等离子体功率1350W
耐驰 STA 449 F5:同步热分析仪,TG-DSC联用技术
卡尔蔡司 Axio Imager A2m:明暗场金相显微镜,配备能谱探头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检测报告国际互认
CMA资质认定(编号:详情请咨询工程师),数据具有法律效力
配置Class 100洁净操作间,温湿度控制±1%RH
设备年校准率100%,溯源至NIST标准物质
技术团队含5名高级工程师,累计完成2000+滤渣分析案例
以上是与排除滤渣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