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成分含量测定:Cu(5-40%)、P(2-15%)、Na(1-8%)、Cl(0.5-5%)
2. 杂质元素分析:Fe(≤3%)、Si(≤2.5%)、Al(≤1.8%)
3. 矿物结构鉴定:晶型参数(XRD)、晶胞尺寸(0.5-2nm)
4. 物理性质测试:密度(2.8-3.6g/cm³)、莫氏硬度(3.5-4.5)
5. 水分及挥发分:游离水(≤0.8%)、结晶水(1.2-3.5%)
1. 原矿石样品:露天/井下开采的原始矿体
2. 精矿产品:浮选/磁选后的浓缩矿物
3. 冶炼中间产物:焙烧料/熔融渣
4. 工业废渣:选矿尾砂/冶炼废料
5. 地质勘探样品:岩芯/刻槽取样标本
1. X射线衍射法:ASTM E3061-17矿物相定量分析
2. ICP-OES法:ISO 15587痕量元素测定
3. 化学滴定法:GB/T 3884.1-2012铜含量测定
4. X荧光光谱法:GB/T 6730.3-2017磷元素分析
5. 热重分析法:ISO 11358结晶水测定
1. X射线荧光光谱仪(Thermo Fisher ARL PERFORM'X):多元素同步定量分析
2.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(PerkinElmer Optima 8300):ppb级痕量元素检测
3. X射线衍射仪(Rigaku SmartLab):晶体结构解析(精度0.01°)
4场发射电子显微镜(JEOL JSM-IT800):矿物形貌观测(分辨率1nm)
5. 微波消解仪(CEM MARS6):高温高压样品前处理
6. 原子吸收光谱仪(Agilent 240Z):特定金属元素专项分析
7. 激光粒度分析仪(Malvern Mastersizer 3000):颗粒分布测试(0.01-3500μm)
8. 热重分析仪(PerkinElmer STA 8000):热稳定性及挥发分测定
9. 显微硬度计(Wilson 432SVD):维氏硬度测量(载荷10-1000g)
10. 密度测定仪(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):真密度测试(精度±0.03%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氯磷钠铜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