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含量测定:采用HPLC法测定主成分含量(标示量98.0%-102.0%)
2.有关物质:监测12种已知杂质(单杂≤0.1%,总杂≤0.5%)
3.pH值测定:控制范围5.0-7.0(0.1精度)
4.细菌内毒素:限值<20EU/mg(凝胶法/光度法)
5.无菌检查:符合《中国药典》无菌试验通则
6.不溶性微粒:≥10μm粒子≤6000粒/支(光阻法)
7.残留溶剂:乙腈≤410ppm(GC顶空法)
1.氟比洛芬酯原料药(化学纯度≥99.5%)
2.注射用乳剂(规格50mg/5mL)
3.预灌封注射器组件(包括玻璃针管、胶塞)
4.生产用辅料(大豆油、卵磷脂等)
5.中间体(合成反应中间产物)
6.灭菌后成品(终端灭菌验证样品)
1.USP〈621〉色谱法通则(含量测定)
2.EP10.02.2.29原子吸收光谱法(金属残留)
3.GB/T14233.1-2022医用输液器具检验方法
4.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
5.ISO7886-1:2017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标准
6.ASTME2149-2020抗菌性能动态接触试验
7.GB/T16886.7-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
1.Agilent1260InfinityII高效液相色谱仪(含量/杂质分析)
2.ShimadzuGC-2030气相色谱仪(残留溶剂检测)
3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乳剂粒径分布)
4.METTLERTOLEDOSevenExcellencepH计(pH精确测定)
5.BiobaseBBS-V600全自动细菌内毒素测定仪
6.SartoriusCubisII超微量天平(最小读数0.001mg)
7.ThermoScientificHeratherm培养箱(微生物实验)
8.ParticleSizingSystemsAccuSizer780APS不溶性微粒分析仪
9.PerkinElmerPinAAcle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
10.HachDR6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氟比洛芬酯针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