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血流速度峰值(PSV):正常范围40-100cm/s,损伤后>200cm/s提示重度狭窄
2.血管内径变化率(IDR):动态监测收缩期/舒张期内径差≥15%判定异常
3.踝肱指数(ABI):双侧比值<0.9时提示血流灌注不足
4.压力梯度(ΔP):介入治疗前后跨病变段压差>10mmHg需二次干预
5.血管壁弹性模量:采用E=3(1+P)/(DΔD)公式计算,阈值>400kPa为病理改变
1.聚四氟乙烯(PTFE)人工血管:评估长期植入后的内膜增生程度
2.镍钛合金血管支架:检测径向支撑力(8-12N/mm)及疲劳寿命(>10⁷次)
3.球囊扩张导管:验证爆破压力(≥20atm)与直径回缩率(≤5%)
4.生物可吸收缝合线:测试28天抗张强度保持率(≥70%)
5.抗凝血涂层导丝:测定表面粗糙度Ra≤0.8μm及涂层结合力≥15N/cm
1.ISO25539-2:2020心血管植入物-血管内器械第2部分:血管支架
2.ASTMF2394-07(2017)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导管标准规范
3.GB/T16886.7-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: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
4.YY/T0663.1-2020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测试方法
5.ISO7198:2016心血管植入物和人工器官-血管假体
1.TerumoAVIplusVascuLab超声系统:配备L14-5WU探头(5-14MHz),测量精度0.1mm
2.SiemensArtisQ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:空间分辨率3.6LP/mm,帧频30fps
3.Instron5944生物力学试验机:载荷范围500N0.5%,应变速率0.01-500mm/min
4.KeyenceVHX-7000三维表面轮廓仪:Z轴分辨率0.1μm,放大倍率20-5000X
5.WatersACQUITYUPLCH-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:检测限0.01μg/mL,用于药物洗脱分析
6.MTSBionix3700动态疲劳试验机:频率范围0.1-50Hz,循环次数记录精度0.01%
7.OlympusIX83倒置荧光显微镜:配备DP80双CCD相机(24482048像素)
8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,重复性误差<1%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浅股动脉损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