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密度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真密度测定:采用氦气置换法测量绝对体积密度(范围0.1-8.0g/cm)2.表观密度测试:依据ASTMB329测定金属粉末松装密度(精度0.01g/cm)3.堆积密度分析:测量颗粒材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质量比(分辨率0.1%)4.孔隙率计算:通过真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推算孔隙结构(误差≤0.5%)5.振实密度测定:按GB/T5162标准进行机械振动密实化测试(振幅3mm0.1mm)检测范围1.金属粉末材料:包括钛合金粉、钨粉等增材制造原料2.陶瓷材料:氧化铝、碳化硅等结构陶瓷基体3.高分子复合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真密度测定:采用氦气置换法测量绝对体积密度(范围0.1-8.0g/cm)
2.表观密度测试:依据ASTMB329测定金属粉末松装密度(精度0.01g/cm)
3.堆积密度分析:测量颗粒材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质量比(分辨率0.1%)
4.孔隙率计算:通过真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推算孔隙结构(误差≤0.5%)
5.振实密度测定:按GB/T5162标准进行机械振动密实化测试(振幅3mm0.1mm)
1.金属粉末材料:包括钛合金粉、钨粉等增材制造原料
2.陶瓷材料:氧化铝、碳化硅等结构陶瓷基体
3.高分子复合材料:发泡塑料、橡胶制品等
4.建筑材料:水泥熟料、轻骨料混凝土试块
5.电池材料: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
ASTMB923-20:金属粉末真密度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(氦比重法)
ISO12154:2014:致密烧结金属材料密度测定规范
GB/T1033.1-2022:塑料非泡沫材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
GB/T23561.3-2009: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第3部分真密度测试
ASTMD6683-19:颗粒物料堆积密度测试标准规程
1.AccuPycII1340型气体置换密度仪:氦气介质下测量精度达0.03%
2.GeoPyc1360型堆积密度分析仪:采用干式流动法测定振实密度
3.Ultrapyc5000全自动真密度仪:支持高温(200℃)环境测试
4.QuantachromeUltrafoam1200发泡材料专用分析系统
5.MicromeriticsGeoPyc1365EN: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比密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