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石墨碳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碳含量测定:总碳含量(0.1%-99.9%)、游离碳含量(精度0.05%)2.孔隙率分析:开孔率(0.1%-50%)、闭孔率(分辨率≤0.1μm)3.热稳定性测试:热失重温度范围(25℃-1500℃)、氧化起始温度(2℃误差)4.机械性能评估:抗压强度(1-500MPa)、弹性模量(0.1-100GPa)5.微观结构表征:晶粒尺寸(10nm-100μm)、缺陷密度(≤10^4/cm)检测范围1.碳纤维复合材料:预浸料、热固性树脂基体材料2.陶瓷基复合材料:C/C-SiC刹车片、耐高温结构件3.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碳含量测定:总碳含量(0.1%-99.9%)、游离碳含量(精度0.05%)
2.孔隙率分析:开孔率(0.1%-50%)、闭孔率(分辨率≤0.1μm)
3.热稳定性测试:热失重温度范围(25℃-1500℃)、氧化起始温度(2℃误差)
4.机械性能评估:抗压强度(1-500MPa)、弹性模量(0.1-100GPa)
5.微观结构表征:晶粒尺寸(10nm-100μm)、缺陷密度(≤10^4/cm)
1.碳纤维复合材料:预浸料、热固性树脂基体材料
2.陶瓷基复合材料:C/C-SiC刹车片、耐高温结构件
3.耐火材料:高炉内衬用非石墨碳砖
4.电极材料: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
5.核工业材料:核反应堆减速剂与屏蔽材料
1.ASTMC831:残余碳含量测定(燃烧法)
2.ISO12988-1:热重分析法测定氧化特性
3.GB/T3521-2020:石墨化学分析方法(扩展至非石墨碳)
4.ISO15901-2:压汞法孔隙率测试
5.GB/T3074.3-2020:抗压强度三点弯曲法
1.ThermoScientificFlash2000元素分析仪:总碳含量测定(精度0.01%)
2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压汞仪:孔径分布分析(3nm-360μm)
3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:热稳定性测试(最高1600℃)
4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机械性能测试(载荷范围50N-300kN)
5.ZeissSigma500场发射电镜:微观形貌观测(分辨率0.8nm)
6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颗粒尺寸分布测量(0.01-3500μm)
7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晶体结构分析(角度范围0-160)
8.Agilent7900ICP-MS:痕量元素检测(检出限ppb级)
9.QuantachromeNOVA4200e比表面分析仪:BET比表面积测定(精度1%)
10.ShimadzuUV-2600i分光光度计:光学特性分析(波长范围185-900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非石墨碳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